千年古刹—九龙禅寺

家乡区县: 孝感市大悟县

从大悟县城东行9公里,你就可以看到“九龙禅寺”的古典式牌坊矗立在公路北侧。走上空气清新的山路,沿着九龙谷拾级而上,峡谷里有清泉溪流,苍松翠柏,更有芳香的山花,悦耳的鸟鸣,奏响了一曲大自然和谐的乐章。站在清澈如镜、碧波荡漾的九龙湖畔,瞩目九龙寺,其形状酷似一幅太极八卦图,你一定会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好一处参禅悟道之仙境,好一方旅游观光之乐土!而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九龙禅师。
九龙禅寺始名“白云寺”。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位游方和尚,敲着木鱼云游至白云山时,向山主讨要一块风水宝地,建造寺院宝刹。山主问所需方圆大小时,和尚说,只要身上所披袈裟履盖之地足矣。山主一听,以为一袭袈裟之地能有几何?便满口应允。谁知和尚脱下袈裟一撒,竟然罩住了九座山峰。山主一见急红了眼,当场反悔。和尚改口道,只要袈裟所盖一角之地便可。山主亲睹袈裟神功,心知得遇高僧,于是赠予二僧千余平米的山间盆地,并相助建起寺庙,起名“白云寺”,其主峰名为“大山”,亦称“大山寺”。
唐代南阳太守伍登将军出家于大悟山,与其同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颜政也曾隐居“大山寺”,死后又葬于山寺旁。其时西佛东渐,住持亦为得道高僧,一时间游人如织,香火旺盛,享誉中原。


大山寺佛事、香火大盛于宋元之交。宋元之间,历400余年,大山寺皆定于阴历四月初八、腊月初八为“庙会”,亦称“浴佛节”,每月初一、十五日,周边之黄陂、红安、孝感、广水、罗山等地,善男信女斋戒沐浴敲锣打鼓,燃烛焚香前来朝拜。清光绪八年修纂的《孝感县志》记载:“大山寺在白云深处,宋元时旧有禅院,明洪武初,庐山天池寺僧慧彻与徒性寿游至白云,遂挂锡。”600多年前,隐居在大悟山的住持,明代高僧“丧吾”云游到大山寺,被大山寺的山水所感悟,便增制扩建大山寺,又视其周围九座山岭犹如蜿蜒盘旋的九条巨龙朝圣,故将大山寺奉称为“九龙寺”,后改名为“九龙禅寺”。
“九龙禅寺”与“九”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山有九峰朝寺;二是园有九井涌泉;三是九十九间庙宇;四是林中树木,干生九枝,枝生九叶,世人观之,无不称奇。


据传,清入关帝顺治出家于五台山后,曾云游九龙禅寺,并留下诗篇,勒之于寺前古井旁石碑。清程义杰亦曾赋诗云:“古寺山环号九龙,时时自有白云封;呼风啸雨罗青献,喷雾飞泉洒碧峰。”此后数百年庙堂俱全,佛像林立,香火绵延不绝。直到二十世纪初,因兵燹频仍,世局不靖,遂至萧条。

巍巍大别山,雄踞三楚腹地,在其西麓的大悟白云深山处,就藏着这样一座千年古刹九龙禅寺。我是吴清,我为大悟代言,带你走进一处参禅悟道之仙境,一方旅游观光之乐土。

wu9094(2014-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