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家乡区县: 修武县

修武县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有十多种,主要有: 1、花船,也称旱船。三个人物分坐(实为站立)在插满花的布制船上,由老公和丫环持桨划船,皆着戏剧古装,表演时三船穿梭跑动,停时只摇桨,开始唱词,并有乐队伴奏。

2、狮子:用麻和布制作成狮皮,两人驾驭,一人撑头,一人作身和尾,表演时可登山(上桌子),可直立,也可滚球和舞蹈,由训狮人指挥。

3、老虎:和“狮子”类似。

4、高跷:为传统节目。表演者双脚绑在两各50厘米高的木棒上,以代替双脚行走、跳跃,有古装,也有时装,扑蝶节目最为精彩。

5、腰鼓:为建国后新兴的文艺节目。表演者于腰际背一长圆形红鼓,双手持木棰击鼓,发出不同节奏,全队由拍镲者一人指挥队形和鼓点变换。为增加气势,另有大鼓重击。

6、秧歌:为革命根据地的传统文艺节目,人数不限,表演者按乐器节奏扭动,时而变化队形。

7、推花车:也叫小火车,建国初最为盛行。一俊妇坐(实为立)在一方形花车内,车后有两扶手,一老翁手握扶手作推车状,车两边少男少女各一人,手摇扇子扭动,一小丑担一软质杠子扭在车前,乐器伴奏,表演者扭动数圈后停在原地扭唱,唱腔为民间小调。

8、背妆:一个大人身上背一铁架,架上立一儿童,上下固定为一体,称为“一妆”,表演者可据故事人物多少,决定妆数多少(一般不超过八妆)。妆上儿童扮作故事人物在上表演,背妆人在下走场套花,有乐队伴奏,只行走,不演唱。

9、张公背张婆:由一人上身扮张婆,下身扮张公,另做一张公假头和双肩,置张婆身前作背状,再做一张婆假下身,于张公身后,使其共成一体。无唱,只需乐器伴奏,表演者按节奏扭动,作些嬉戏动作,别有风趣。

10、骑毛驴:表演者足踩高跷,用纸或布做一毛驴,固定在表演者身上,按乐器节奏跑动舞蹈。

11、霸王鞭:表演者人手一鞭,上系铜铃和花,谐和鼓点节奏击臂、腰、腿、脚等处,或与别人互击,使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人数不限

hm(2014-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