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特产——猪头粽
澄海风味独特的小吃很多,但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猪头腙。很多远在他乡、远在海外的澄海人,回澄海探亲访友,总不忘要捎回一袋地道道、沉甸甸、香喷喷的猪头粽;澄海人因故外出,也不忘带上一袋猪头腙馈赠亲友,让亲友共品家乡的风味,同温家乡的亲情。
猪头腙的加工在澄海可谓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有“老山合”、“山合老店”、“老雷”、“喜利”等老字号,而其中历史最长、最为有名的当数澄海市区的最出名。
澄海市老山合腊味自1890年黄允坤创制以来,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督制猪头粽及各项腊味以选料上乘、调味考究、制作精湛、风味独特而著称。该产品具有灭菌保鲜、真空包装、适口卫生、即开即食、营养丰富之特点,诚为居家旅游、下酒、佐餐、馈赠亲友之理想礼品。
澄海猪头粽(又名首花),是潮汕著名土特产之一,历史悠久,驰誉中外。制作猪头粽有一套精湛的传统工艺,必须选用新鲜猪肉及部分首皮作原料,要瘦肥搭配适度,而后加进鱼露、酱油、白糖、高梁酒和八角、川椒、丁香、桂皮、大茴、小茴等十多种香料作调味品。然后用豆腐膜包裹起来,置于一个特制的木规之中,外加以比例适当的重物压榨,挤出其中的猪油和水份,方可开规。经过精工配制而成的猪头粽,切开后呈赤棕色间灰白点,表面油润有光泽,肉质不松也不黏,既韧又脆;入口不咸不淡,甘饴香醇,有一股特别宜人口胃的风味,是潮汕人早餐或饮啤酒的最佳佐料,现在已被列为席上珍馐,是冷盘菜中最常见的一种美味。澄海猪头粽,尤其以澄城老山合最为著名。
老山合”猪头腙的制作也推陈出新,既遵古法制,又改进了工艺。如今,“老山合”猪头腙选料仍然十分考究,作为原料的猪首面肉和新鲜的猪赤肉经过精心挑选,并且是随到随加工,从不冷藏、积存,以保持原味。新鲜的原料进行蒸、局加工,并在局的过程中加入20多味名贵中草药配料,制成半成品之后再通过机械压制成长方块状的猪头腙。而产品的保鲜、包装则已经采用上紫外线杀菌、真空包装等新工艺。
老山合猪头棕因其制法精巧、奇香独特、耐人寻味而著称于世,是澄城城北黄氏垂裕堂第10世黄钦山所创制,肇店于澄城树仔脚火烧桥头,注册商标为“老山合”牌,饮誉8代共200余载。如今已畅销深圳、广州、粤东地区等各大商场,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并已于1988年10月10日向国家办理商标注册,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发给注册证,商标为老山合牌,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营养价值:
猪肉脯形态美观,风味独特、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倍受青睐;流口水新鲜好吃的蜜汁猪肉脯,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蛋白质;肉脯中添加蜂蜜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多种活性酶和一些丰富的常量、微量元素,丰富的矿物质,又不含脂肪,助消化。
精工制法:
老山合猪头粽,制法十分考究,先取鲜润猪头皮和上乘瘦肉,精工剁碎后,按比例佐以八角、丁香、肉桂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再添以上等鱼露、酱油、白酒,按照“先旺后文,若旺若文,文旺结合”之火候,先后下锅烤制定规。故而具有香远幽发,余味无穷之特点,尤为早点、夜宵佐餐之佳品。今钦山后代子孙秉承祖先绝技精心制作之猪头粽,名闻中外,畅销粤、港、澳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用途:
居家旅游、下酒、佐餐、馈赠亲友之理想礼品。
老山合与澄海饮食文化:
猪头粽历时百年依然历久不衰,深受潮汕人民的喜爱的原因主要是它符合潮汕人的独特饮食习惯与口味。潮汕人的饮食一向以清淡为主,早餐常是白粥辅小菜形式,猪头粽香远幽发,正好是配白粥的绝好小菜。因此,猪头粽常常是潮汕百姓家庭摆上桌面的特色佳肴。 猪头粽这种小吃长得黑乎乎的,看上去卖相一般,咬下去软中带韧,有点猪头肉的质感,品一品是牛肉干或猪肉松的味道,香,好吃。如若配上白粥、啤酒,猪头粽越显其香远幽发,余味无穷,尤为早点、夜宵佐餐之佳品。
白粥
潮汕人喜欢偏于清淡的味道。白粥似乎成为他们早餐的首选。其中,澄海人吃早餐时总喜欢来一碗白粥,配上几块猪头粽。白粥粥质绵烂,稠稀适度,香浓可口,再配搭油而不腻,清香可口的猪头粽,既清淡又健康。
啤酒
猪头粽是取猪头皮和上乘瘦肉精制而成,谈谈的油香渗透着软中带韧的肉质,再喝上一口啤酒,酒里的清醇带上油脂使油脂的芳香轻易带出
茶
宋代陆游诗云:"微吟齿舌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潮汕人对茶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一个悠闲自得的下午,一杯清香扑鼻的功夫茶,
一碟猪头粽,品尝出了一份悠闲,一份雅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