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泰马洋溪看“最美乡村”

家乡区县: 福建省长泰县

马洋溪缔造“最美乡村”  今年,后坊村被列为全市首批13个“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提出建设景区式“富美乡村”的发展目标,今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重点实施乡村公园绿化美化、房屋立面改造、龙人古琴配套设施建设、休闲农庄建设等4大项目15个子项目。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60%,形象进度位居全市第一。

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坚持把全村作为景区、公园来规划建设,突出生态文明、闽南风格、乡土气息、田园格调的特色,注重在村庄布局、单体形态、公共空间等方面下功夫,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富美乡村”。先后聘请湖南城市学院、厦门乾晋设计公司编制《后坊村村庄规划》、《溪东自然村整治规划》,邀请台湾大地再造公司、台中雕塑协会制定《后坊村再造发展计划书》,确立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的景区式“富美乡村”定位,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绿富美”精品村庄。

突出闽南特色。坚持宜土不宜洋、宜简不宜繁、宜淡不宜浓的原则,不大拆大建、大挖大填,最大限度地保留闽南乡土元素,通过面上整治、细节修饰、局部点缀,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达到“少花钱、小整治、大变样”的效果。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对旧大厝古民居进行修缮,修旧如旧,保护和挖掘乡村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对新建建筑,因地制宜,适当整修。如,大社自然村采用白墙红瓦土黄色线条的现代风格,溪东自然村借鉴龙人古琴白墙灰瓦深红色线条的古典风格,枧头自然村突出白墙红砖灰瓦燕尾脊的传统风格。

突出增收富民。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把“富美乡村”建设与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按照旅游景区景点的高标准整治提升村庄环境,把桃花岛、大树将军、溪东古村打造成新的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今年来,全村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扶持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政策效应,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家庭农场、旅游民宿等,形成格林美提子园、茂林源休闲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打造“观山水美景、摘生态瓜果、尝农家美食”的旅游特色品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村拥有农家乐7家、采摘园2家,正在筹建民宿3家,从事旅游业农民100多人,年增加收入500多万元。

突出文化内涵。引入生态旅游创意文化发展理念,围绕龙人古琴、中翎射箭等重大项目布局,提升“富美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今年来,投入2000万元,完善古琴文化村配套设施,加快龙人书院、聚龙阁酒店等项目建设,着手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致力打造成集古琴研发、艺术培训、旅游会展、度假养生、影视演艺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龙人古琴项目落户以来,先后举办艺术节、研讨班、培训班等文化交流活动11场,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提高了“富美乡村”的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在村庄整治中植入文化元素,充分挖掘本地人文故事、忠孝廉义、农耕文化,通过文化墙、文化石、工艺品、雕塑、主题公园等形式展示出来,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整治效果。

突出群众主体。注重发动群众支持参与,通过一事一议、农村“五要工程”、村民代表大会等渠道进行动员,采取印发宣传材料、进村入户发动、举办广场晚会、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富美乡村”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区、村干部经常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断修改完善,先后召开11场座谈会,邀请121名群众参与讨论研究整治方案。今年来,全村累计投工投劳500多人次,自行拆除搭盖物、毛草棚1200多平方米,参与“门前三包”200多户,有力推动了“富美乡村”建设。

生态立区:建成全省最大郊野公园

马洋溪地处厦漳泉大都市区中心结合部,东距厦门中心区39公里,南至漳州市区29公里,厦成高速通车至厦门中心区仅20分钟车程。全区1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8.2%,以“零工业”模式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全省最大的郊野公园。

这里,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成山“两山”,峰峦叠嶂、相拥相抱,马洋溪、黄土溪“两溪”,清流奔涌,横贯南北;这里,全国首座“生态建设实验示范园区”——泛华生态博览园,万亩桃李花海、千亩油菜花的古山重,桃红李白花芬芳,满城金黄遍地锦。

这里,有百年老屋、千年古树,还有明清时期的天成古寨和传承千年的赛大猪民俗风情。明代大学者朱熹、明两广总督杨莹钟、爱国将领郑成功等骚人墨客及兵家名宦都曾到此交游、寓居、隐逸,并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和不朽诗作。

百里山水、百里画廊,马洋溪生态人文交相辉映。作为生态旅游建设项目,马洋溪已连续七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先后举办过7次大型的国际国内体育大赛、2届漂流旅游节和3届古琴文化节,承接2010年福建省乡村旅游启动仪式现场会,成为厦漳泉、潮汕深等地旅游首选地之一。

旅游兴区:开发省级生态休闲旅游带

以海西生态旅游新城为目标开展“二次创业”,深度开发马洋溪生态休闲旅游带,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田园风光、农家民俗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以山重、后坊古村落、十里蓝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以泛华生态博览园、海西国际城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以福建第一漂、中翎射箭为代表的健身旅游,以中华汉文苑、龙人古琴文化村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成为全省两个生态休闲旅游带之一。

特别是投巨资建设泛华温泉大酒店、十里蓝山酒店、天铜山酒店等10家以上星级酒店,有望成为闽南地区档次最高、密度最大、接待能力最强的区域。全区目前旅游项目总投资250亿元,形成全省少有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化创意产业和星级酒店集群。

后坊村“古桥、古庙、古厝、古树、古琴”等“五古丰登”,山重村“千年古村、千年古樟、千年古俗、千亩花海”等“四千美景”,马洋溪初步形成“春赏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温泉”的“四季旅游”发展格局。如今,马洋溪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

文化强区:打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品牌

以“无中生有”创新思路,全力打造“一区五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古琴文化产业园、汉字文化产业园、泰台文化产业园、农耕文化产业园、健身文化产业园,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成为长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新名片。

龙人古琴文化村投资12亿元,建设龙人书院、大师纪念馆、制琴教学坊等,成为集古琴研发、学术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古琴文化园区;中华汉文苑计划投资20亿元,将中国书法艺术景观、中国古代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文化景观相结合,成为集书法学术、古代建筑等于一体的独创性文化产业。

目前,龙人古琴文化村被列入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福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古琴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成为中国古琴文化传承发展的“圣地”;中华汉文苑填补中国书法实景教育的空白,成为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基地。

小昔米(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