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住宅
(一)
窗
户纸糊在外
在严寒季节室内外温差很大。
这层分隔冷热空间的窗纸糊法就很有讲究。
如
果糊在里面,
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室内温度高时融化,
就容易缓霜,
水就会流到窗
纸和窗棂结合处,
不仅容易使窗纸脱落漏缝,
而且还会造成窗棂构件腐烂,
影响
其使用寿命。
试想在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的季节,
室内起居的炕前窗户漏风进雪,
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把窗户纸糊在外
,
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出的热
气
得以保持
,
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
,
使屋里保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
(二)
土
坯房子篱笆寨
房子是东北文化的标志。吉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
冬季严寒
,
夏天又温热。一
年之内有将近五个月的寒冷天气。用土坯盖房
,
既冬暖夏凉
,
又经济实惠。
篱笆在关东十分普遍
,
民间有
“
穷夹樟子富打墙
”
之说
,
其实夹樟子和打墙作用
相同
,
只是材料不同而已。人们在用樟子圈起来的院子里打上一口水井
,
有的人家
还要在院子里建一座
粮食楼子
,
放摆上酱缸什么的
,
还可以种些青菜。
院子给农家
带来
了生活的欢乐。
(三)
黄
土打墙墙不倒
东北的土壤多为黄土。
黄土的用途很广,
因土质极细又粘,
可以用来做土坯,
还可以做抹墙的材料,
也有的用它来做粘结材料——砌墙体的胶泥。
由于它的粘
着性能强,可使墙体坚牢。
(四)
烟
囱安在山墙边
这里的人们
,
把“土炕”视为战胜严寒
,
度过隆冬的重要设备
,
因而便不能
不考虑
它的性能。
烟囱安在山墙边
,
可以延长烟火的走向
,
让柴或草的热度均保
留于炕内。其次,烟囱安在山墙边,还可以减小烟囱安在房顶对房顶的压力。同
时,房上如果修了烟囱,烟囱底部往往最易漏水、渗水;春天雪化的水也往往易
从烟囱底下流入房里,
易烂房木。
所以,
烟囱安在山墙边就减去了这些麻烦。
由
于屋内火炕面积大,
火洞长又多,
烟火在炕内洞里循环时间长,
当火烟走到烟囱
口时,已无火焰存在,所以也很少发生火灾。另外,关东民居将烟囱安在山墙外
边还可以节省烟囱所占的室内面积。
同时,
烟囱整齐地坐在房山头,
远远望去十
分美观。这些独立式的烟囱,当地称
“
坐地烟囱
”
,它们使房屋显得整齐,像一座
座小塔,
点缀在关东民屯之中。
(五)
索
勒杆子戳门外
索勒杆子戳门外,
索勒杆子,
是满族供给乌鸦神的,
据说当年一群乌鸦救了努尔
哈赤,
努尔哈赤称汗王后,
就下令三军不许打乌鸦,
其族内眷属还要在门外设立
一个杆子,内放动物杂碎喂乌鸦,也谢当年救命之恩。
二、
饮食
吉林的饮食可谓雅俗共赏,
现在主要挑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为大家介绍吧!
(一)
蘸酱菜、大酱、蒜酱
东北菜系里有“小葱拌豆腐”
、
“干豆腐卷大葱”等有名的蘸酱菜。这些菜的
灵魂,是大酱。黄瓜干豆腐、香菜、生菜、白菜、茼蒿、刺老芽、苣荬菜、婆婆
丁、这些都是蘸酱菜的主要原料,把菜用手撕成段,和大酱拌在一起,再用米饭
或者是大饼子,包个饭包,哇,想起来就很香!
糖积蒜。分为咸蒜和糖醋蒜。到了秋天的时候,许多东北人家就要忙着腌糖
积蒜了腌之前,要先把大蒜泡上十天,把辣味泡出去才行。腌好的糖积蒜,颜色
呈暗深的黄色。
这是一道美味的咸菜,
不吃别的,
光吃糖积蒜也能下去好几碗大
米饭。这也是一道食疗的小菜,它对身体有着杀菌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大酱是东北饮食的大气魄。
那年月,
家家做菜都不用放酱油,
用大酱直接爆
锅。到了中午,或傍晚的炊烟路上,我就能闻到每家每户飘出的酱香。找来了一
个麻布口袋,里面放入大头菜、芹菜、黄瓜和辣椒等青菜,以及蒸好的茄子和炖
好的小豆角,再封好口袋,置于酱缸底部,过一段时间,它们会成为餐桌上丰富
可口的下饭小咸菜。
这些小咸菜,
绝不比附近乡镇那些朝鲜族人家做的泡菜逊色。
东北人所说“蒜酱”的“酱”
,指的并不是大酱,而是酱油。这是一种把大
蒜切碎成末,再倒入酱油搅拌的家常蘸料。大蒜的辣,酱油的咸,才能将香喷喷
的炖菜推到淋漓尽致的口腹高潮。蘸蒜酱,除了吃饺子,还有冻子。冻子,便是
以猪肉皮为原料做成的家常凉菜,也叫水晶皮冻。冻子质地透明,入口滑顺,听
说可以延缓人类皮肤的衰老。
把蒜酱淋在一盘冻子上,
或者夹一块冻子,
蘸自己
碗里的蒜酱吃,都是很传统的吃法。酸菜白肉血肠。在漫长的冬季里,这是最常
见的饮食搭配。我吃酸菜,也喜欢蘸蒜酱,下饭。吃白肉,如不蘸蒜酱,会有些
腻。血肠也要蘸蒜酱,浓香的血肠,油而不腻,只是缺少点味道,蘸点蒜酱,我
能吃上一大盘。东北的蒜酱,生猛,热烈,是一盘盘饺子和一盆盆炖菜从黑暗抵
达光明的火种。少了它,东北人浓重豪放的生命就会缺少许多壮丽的色彩。
(二)
黏
豆包
豆包就是用黄米磨成粉末做皮,
里面包上红小豆类的馅用大锅蒸熟而成的冬
令食品。
包豆包时都要请帮手。
包豆包要边包边蒸,
蒸好的豆包要放在小仓房里
冻着
保存起来,随吃随热,十分方便。不少人家腊月里包的豆包,能一直吃到
第
二年的春天
。
(三)
酸
菜
东北的冬天长,过去,过冬就是三样菜,白菜、萝卜、土豆,过冬前都要把
这几样菜储存在小屋子一样的地窖里,
白菜容易烂,
就用大缸小坛的腌起来了。
渍酸菜也和东北的过年杀年猪有关。民间民谣说: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
就杀猪。
”关东民间过年杀猪后,家家都是“猪肉炖酸菜”
。猪肉油大,酸菜酸味
浓,猪肉和酸菜一起炖,香而不
腻还熟得快。
(四)
冻
梨
一家四口都蜷在炕上的热被窝里,
在昏黄的灯光下唠着嗑。
把冻梨用井水洗
了洗,就放在水盆里缓(读
hu
ā
n
)
。很快,坚硬的冻梨把四周的凉水变成一盆坚
冰。我用手从盆里掏出一个被冰衣包裹着的冻梨,一捏,若软和,才可以吃。早
些年,冬天没有水果,这就是北方雪国唯一的水果。冻梨的黑,是被寒风硬生生
反复地吹冻出来的。它的种类,取自普通的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和苹果梨。吃
的时候,要小口啃下去,慢慢地咀嚼,不要大口咽。那冰凉的甜意,一瞬间会让
人的牙齿失去知觉。我们把这种冻的感觉叫做“拔牙”
。随即,那在嘴里挤出的
汁液,会甜凉到骨头也打起了激灵。吃了一会儿,适应了这冻梨的温度,也就可
以吃得快一些,多一些了。等到冻梨变得柔软,吃下去,也就几口一个了。这种
冻梨真甜,不过也真凉。
三、
农事
农事,一定要看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是这样说的:立春阳气转,雨水沿
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
雀(读
qi
ǎ
o
)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
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也说‘忙封地’
)
,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
腊月,大寒整一年。
大地上出产粮食,园子里长满瓜果蔬菜。跟我家一样,在东北乡村,农人们
都有各自家的前后园子。
这是一个丰满富美的存在。
我家的园子里便茂盛了一夏
一秋的时令蔬菜。那里有一片青绿鲜艳的盎然,而光阴沉默。在园子里,蔬菜有
大葱,小葱,茄子,豆角,黄瓜,大辣椒,小辣椒,韭菜,土豆,西红柿,大白
菜,小白菜,胡萝卜,大萝卜,倭瓜,等等。少的半根垄,多的一两根垄。
怎么样?听我讲了这么多的吉林民俗,
你是不是;
也对吉林有了浓厚的兴趣
呢?吉林民风淳朴,吉林人更是热情,我们,欢迎你到吉林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