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的故事(上)
唐方 @ 九月 24, 2011
【原文首发于《老西安的博客》,感谢作者“陈酿太白”(微博)的原创分享,曾搜集整理了《陕博寻宝》系列。】
昭陵六骏是碑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六骏,除了炫耀一生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与袁世凯之子袁克定勾结,将六骏中的两骏盗卖美国(原来一直讲盗运,但人家美国佬拿出来买卖的原始发票,所以现在包括博物馆的标示牌都不再标示盗运出境的文字),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现在看到的拳毛弧与飒露紫的是复制品。 1918年,他们再次来到中国,企图将剩余的四幅砸成数块装箱运走,被当地民众发现拦存了下来。所以现在看到的是四幅残损的浮雕。它们虽然残缺,但却是真品,都是国宝级文物。
昭陵六骏之特勒骠
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骠”。“特勒”是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其地位次于叶护和设,只统部落,不领兵马。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来命名自己的坐骑,不仅仅是为赞扬名品良种的骏马,更重要的是以突厥赞美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和炫耀自己的辉煌战绩。另外,突厥多以王室子弟为“特勒”,所以“特勒骠”亦可能是突厥可汗的一个子弟进献的。
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史载: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今山西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在平定宋金刚的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载着太宗建立了功绩。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