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杰+十年执着为孩子

家乡区县: 虞城县

祝英杰,男,汉族,党员,高中文化,虞城县贾寨镇祝楼村人,现年44岁。
他是一位农民,却做着与农民不沾边的事,脚蹬三轮车义务挽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也曾经辉煌过,十多年前就当过校长,如今却欠债10余万元;他虽家徒四壁,亲朋也不理解,可为了心中的信念,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义务挽救千余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举办百余场公益讲座……
他,就是虞城县贾寨镇祝楼村农民祝英杰。

爱子心切,普通农民自修心理学

祝英杰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1995年,祝英杰正在读小学的儿子突然出现多动、厌学等症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祝英杰当时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指望他能考上大学。看到老师对儿子无计可施,他只好亲自上阵。
通过多方咨询,祝英杰得知儿子是心理问题,必须从心理上入手进行治疗。但是,对一个农民来说,心理学这个概念是那么遥远。不过,祝英杰没有气馁,他跑到县城书店购买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一边啃“硬骨头”学习,一边给儿子做心理辅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祝英杰的精心辅导下,他儿子到初中时恢复正常,心理问题一扫而光,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好,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的一所大学。

儿子的问题解决了,祝英杰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凭着自己的本事,他应聘到洛阳一家职业技校当业务校长,不仅工资高,学校还给他配一辆进口的越野车。
当时,他所在的技校旁边有一所小学,他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迷上了玩游戏,开始逃学、厌学,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看着家长们发愁的样子,祝英杰想起了当时的自己,他的心情越发沉重起来。他想,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自己能挽救儿子,也一定能让更多的孩子重拾信心。
经过细致的考虑,祝英杰决定放弃高薪的工作,回商丘专门学习心理咨询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挽救更多“迷路”的孩子。
从2000年起,他开始在商丘、虞城两地一边打工,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专业培训学校学习心理咨询课程。经过苦学,他终于在2008年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脚蹬三轮,他心怀天下孩子

祝英杰买了一辆二手脚蹬三轮车,四面都打上“免费挽救问题学生,厌学、辍学、偏科、网瘾、电视迷、多动等”和“招手即停,现场解答”的字样,开始走街串巷,在虞城、商丘两地来回跑着“宣传”。许多人经过他的三轮车时,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人还说他在作秀。但无论承受多么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祝英杰还是坚持下来了,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随着他挽救孩子数量的增加,祝英杰在商丘开始小有“名气”。《京九晚报》曾经邀请他作了一场“挽救网瘾少年报告会”;商丘电视台也邀请他作了一场“戒除网瘾,骄子成材家庭教育报告会”。正是这两场报告会,让祝英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坚定地认为,自己选择的路虽然清贫,却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一心公益,他最对不起的是家人

这么多年,他一心为公益,虽清贫却无怨无悔,他觉得唯一对不起的是家人。
举办过报告会,祝英杰却陷入了沉思。他认为,自己去一个一个地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举办讲座、报告会才会让更多的人和家庭受益。
总结多年的经验,他认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根源是爱的教育缺失。于是,他开始主动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敬老院去办讲座、开报告会,向更多的人宣传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
投身公益几年,分文不取,全家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家境一贫如洗,还去救助别人,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祝英杰心情复杂,他坦言,自己确实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了。“现在的社会,谁全家几年来没有去饭店吃过一次饭?谁一件秋衣穿9年,破了几个洞还不舍得扔?谁家过年只买一双2元钱的袜子?”面对祝英杰一连串的反问,记者发现这个坚强的汉子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他说:“这么多年,一心为公益,虽清贫却无怨无悔,唯一对不起的是我的家人。”几年来,祝英杰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仅仅靠老家那5亩多地来养家糊口。如果说有点“外收入”,那就是利用暑假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挣些“外快”。
如今,他的房租已经涨至每年万余元,这么多年来,祝英杰几乎把亲戚家借了个遍,总欠债近10万元。他现在最怕过年,就是因为怕见到亲戚。祝英杰的父亲是位退休干部,患有心脏病,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他虽能在床前尽孝,却没有钱给父亲买点营养品,父亲在2010年与世长辞。如今,他的老母亲已70多岁,他不但不能给母亲些钱花,去年春节前,母亲还从养老钱里拿出5000元让他回虞城交房租。每每想起这些,祝英杰都心痛不已。但是,每当有人求助时,祝英杰就会精神振奋。反之,一旦闲下来,他就会很痛苦,觉得亏欠家人太多。
其实,祝英杰也想过,作为一个丈夫、父亲、儿子,自己的责任很多,自己数学教得好,还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到哪里打工每月至少也得给两三千元的工资,多少可以改善家境。但转念他又一想:“我走了,这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么多求助的人怎么办?”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祝英杰还是选择了坚守,而且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十二年。他只能用一句“对不起”来安慰自己、宽慰家人。

潇灬北(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