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乡融沈阳,构建卫星城”。彰武自古就有“皇家牧场”的美誉,水肥草美,白鹅生产盛及全国,是全国有名的“白鹅之乡”。
彰武的前身是清代享有盛誉的“盛京三大牧场”之一,畜牧业历史悠久。同样,彰武百姓也有着饲养白鹅的悠久传统,只是家家户户都自发养鹅,不成规模,自给自足。
2002年,彰武县在养殖业中选择养鹅作为突破口。一时间,在彰武的村村屯屯、山坡河湾、田野院落、林下草间到处群鹅舞,向天歌。随着鹅产品“飞”向了国内外市场,鹅乡让世人刮目相看,鹅乡大放异彩。
白鹅产业已逐步打造成为特色主导产业,彰武已跃居为全国养鹅大县的行列。为扩大彰武白鹅的影响力,从2004年以来,彰武县委、县政府通过举办“中国·彰武白鹅节”,为彰武的对外开放构筑平台,吸引了国内外的客商来此投资兴业。同时全县还形成了五大体系:一是种鹅生产体系,有6个种鹅场及1.3万个种鹅饲养户,年饲养种鹅达30万只,提供有效种蛋900万枚;二是孵化体系,全县有机械孵化机65台,建孵化厂点16处,百万只孵化厂一个;三是商品饲养体系,在15个乡镇建养鹅小区18处,全县养鹅大户3218户;四是以美中鹅业为主体的屠宰加工体系;五是防疫灭病体系,组建了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以乡镇为重点的12个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所。
随着国际和国内鹅制品消费市场的供不应求,彰武人养鹅的热情一浪更比一浪高。 彰武县委、县政府以鹅为媒、以节会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目光瞄向了域外经济。为彰武经济求得源头活水,近临沈阳,便成了不二选择。“腾飞的鹅乡,开放的彰武”“鹅乡飘鹅香”“鹅乡融沈阳,构建卫星城”,白鹅节的主题一届比一届更鲜明,内容一届比一届更丰富,从中不难看出,彰武县委、县政府在“融入沈阳经济圈”上下尽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彰武要“虚功实做”,利用好白鹅节向外宣传鹅乡,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做大白鹅品牌,吸引更多的商人,尤其是沈阳有识之士来到这块热土投资兴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