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县|送羊节的传说

家乡区县: 邯郸市磁县

在磁县流传着这样一个风俗:平原是农历七月,山区是农历五月三十。起送时间从外甥周岁开始一直送到十二岁止。姥爷、舅舅要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羊,家里有外孙或外甥的村民便开始蒸“羊”送“羊”了。如姥姥姥爷已故,由舅父、妗子送羊。民间有“妗不倒,羊不了”之说。

古时,人们送的是活羊,一般是一对大羊一群小羊。姥姥走时要带走大母羊,其余的都留给外甥。这表示第二年姥姥还要来送羊,如果留下了母羊,则表示来年不再送羊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送羊这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送的是白面蒸熟的面羊。

民间有“初一羊,寿命长”,“新羊见旧羊,连年有余粮”之说,其意为祝福外甥健康吉祥。

这就是磁县的“送羊节”。

送羊节的传说

传说一
说起送羊节,在磁县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沉香是个孝子,他的母亲三圣母被舅舅杨二郎压在华山底下,受尽折磨。沉香劈山救母之后,要找舅舅杨二郎报仇雪恨,声称要“剥其皮”、“食其肉”。三圣母念在一母同胞之情,劝阻小沉香。沉香看在母亲的面子上,答应了。但责令舅舅每年送两只活羊来,以此来作为“杨”的替身,如同年年剥他的皮,吃他的肉,以解心头之恨。这话传到了杨二郎这里,为了重修兄妹之好,即刻在第二天,赶着两只活羊来到沉香这里。

传说二
不知从啥时候起,磁县兴起了姥姥给外甥送羊的规矩。

俗话说:“割罢麦子打罢场,提着毛篮去瞧娘,瞧娘不瞧娘的,为的给孩子要羊哩。”此话是说,出嫁的女儿在生了孩子后要去看母亲,去时要蒸馍,意为女儿生了男孩,感谢母亲的抚养之恩。

为啥要这样呢?据说,古时候有个人很不孝顺老人,这个人从小死了父亲,剩下他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省吃俭用攒下钱,等他长大了,好给他娶个媳妇,谁知这孩子没良心,待自己成家立业后,置了田地,有了儿女,老娘又把他的孩子拉扯到六、七岁,孩子长大了,家业也大了,老娘也老了,他却和媳妇一起治开了老娘,让老娘吃剩饭,穿破衣,睡草棚,老娘很是伤心。

一天,他舅舅来了,听他娘诉说一遍苦楚,舅舅很生气,但没找外甥发火,便回去了。过几天,舅舅和姥姥一起来到他家,给他送来一只大母羊和一只小羊,姥姥和舅舅把外甥叫到跟前,让他看小羊羔吃奶时的情景,之后,姥姥说了话:“你刚才看见了,你知道我们为啥来?”他知理亏,不敢与姥姥顶嘴,低下头不敢说话。

舅舅在一旁开了口:“给你送羊,是叫你看看母亲养儿的难处,也让你看看羊吃娘奶还要跪下。”外甥不吱声了。打这以后,改了,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这事传开,后来人们学着也开始给外甥送起羊来了。

传说三
相传,二郎神的姐姐私自下凡嫁给了一个沈姓凡人。一年后生下了儿子沉香。为此事,在天庭的二郎神遭到众神的戏弄,为顾全自己的面子,二郎神下到凡间,把沉香的母亲压到了山下,不让沉香与其母团聚,共享人间天伦之乐。
沉香小时候对此事一无所知,后来他渐渐长大,才从街坊邻居的嘴里得知此事,于是,沉香下决心要劈山救母,他经过几年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功夫,十二岁那年,便只身来到大山脚下,劈开大山救出了母亲。
二郎神得知这一消息,认为外甥触犯了他的尊严,便赶来捉拿外甥,结果反被外甥打败捉住,沉香要杀掉二郎神。这时,托塔李天王赶来劝住了沉香,经过和解,订下契约,二郎神每年农历七月要给沉香送羊数只,以表示他对过去的事情悔恨,并请求外甥的宽容。
由此,民间便兴起了送羊这一习俗。

面羊的做法

这些个传说在河北南部的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在民间也渐渐兴起了姥爷或舅舅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羊的风俗,不过这里送羊的含义是表明舅舅或者外祖父对小外孙或小外甥的亲近和喜爱,同时表达对外孙外甥的祝福。这个习俗世代相传,便成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送羊节。 “面羊”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发好的面团搓成擀面杖粗细的面棒,略弯成弧形,做成羊身,再用一个大面团放在羊身正中,这就是羊头。三两下用剪刀在羊头上剪出羊角、羊嘴,再用面搓成粉条粗细的面条,做成眉毛、胡子贴在羊头上,两颗黑豆作为眼睛贴上,这样,一只面羊便活灵活现地展示在眼前。

那么面羊要送多少只呢?按照我们这里的习惯,除了那些数量不定的小面羊外,大面羊要送三只,即头羊、二羊、三羊,其中最大的一只为回头羊,二羊、三羊依次略小。回头羊是要给姥爷舅舅回送过去的。

此外,吃羊的规矩也很多。除了那些巴掌大的小羊外,其它的羊在当天不能吃,要到第二天才能吃。而且,“爹吃头,娘吃脚,孩子活到九十八”。 这为民间面羊蒙上了一层凝重的传统文化色彩。 当然了,现在的人们并不在乎这些了。 与时俱进,这两年又出现了“送羊”的新风俗:有的送蛋糕羊、面包羊的。但无论怎么变,其要表达的祝福等美意是不变的。 而对这个节日,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就像其他许多传统文化习俗一样,“送羊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亲戚之间联络感情、互送祝福、相互宽容等优良品质的提倡,以及对古老的面塑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其精华之所在; “爹吃头,娘吃脚,孩子活到九十八”等说法与行为,包含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以及一些封建迷信,此其糟粕之所在。对其精华,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而对其糟粕,要果断去除。只有这样,这些传统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与精神文明财富才能为更广大的人民所接受与传承,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起到团结国民、开启民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等积极作用。面羊


索翠(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