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语的忌讳
南昌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城市,尊老敬老历来是南昌民间习俗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人际交往中,南昌人无论男女老少、尊卑贫富,一般忌称祖先、长辈、师长、老者的名字,多以敬称称之。给孩子取名也忌与祖先、长辈的名字同音同字。
同辈人之间也忌讳直呼其名,一般常以兄、弟、姐、妹、师傅等相称,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同事之间也忌讳直呼其名,一般以职位或职称称之,年长者姓氏前面冠以“老”,年少者姓氏前面冠以“小”。
公共场所的人际交往中,忌讳“喂”、“嗨”等不礼貌呼语,多用“同志、师傅、小姐、先生”等文明称呼 。
成年人忌讳别人给自己取绰号,更忌讳别人给自己取具有贬义的绰号。
在人际交往中,忌讳使用脏话、粗话、下流话等侮辱性称呼。
对有生理残缺的人忌讳直称其残缺部位,不称“瞎子”而称“光子”;不称“聋子”而称“聪子”;不称“白痴”而称“弱智”;不称“秃头”而称“沙顶”或“谢顶”,诸如此类,统称之“残障人”。
南昌旧时民间习俗盛行数字忌讳,在喜庆场合忌讳单数,时辰、场地、物品、人员均忌讳单数出现,结婚送礼的钱物切不可成单数。
岁数忌三十六、七十三、八十四、一百岁。俗信三十六是“结巴头”,有“人人有个三十六,喜的喜来愁的愁”之谚。故人们常在三十六岁请客办酒席以冲恶避邪,求得吉利。又认为七十三、八十四两个岁数是人生的两大关口,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之说,当有人问其年龄,多以“去年七十二,明年八十五”搪塞之。至于一百岁,是人寿之极限,倘若遇到真正的百岁老人,他不会说是一百岁,而说是九十九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忌讳“四”,以为“四”和“死、蚀”谐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等数字中忌讳“四”。与此类似的还有“舌”,“牛舌头”、“猪舌头”之类的食品称呼,都在忌讳之列,改称“口条”或“招财”。
南昌民间在有些场合常忌讳那些被认为不洁的、污秽的、病态的事物名称,如“屎”(米节)、“牛尿器”“(牛鞭)、“猪膀胱”(小肚)、“猪脚”(猪手)、“鸡爪”(凤爪)、“月经”(公事)、“妓女”(小姐)、“同性恋者”(同志)、梅毒(风流瘡)、“性病”(花柳病)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