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2013年12月28日的临近,期盼已久的厦深高铁即将开通,它的开通将连接珠三角、海西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给沿途城市旅游发展带来全新局面。
揭阳,是潮汕平原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城市,它既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又是这一区域最年轻的城市,老成与蓬勃,交汇成最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最有发展前途的旅游空间。本报将通过“乘着高铁品味魅力揭阳”系列报道,从文化、生态及特色旅游三个方面全方位介绍揭阳旅游。
□陈熠瑶
她是潮汕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民风重文,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她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以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岭之阳而得名,她就是粤东古邑——揭阳。
在这片5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余年的建制史,支撑起这座城市。1991年,古老的揭阳升格为地级市,从此焕发出无限活力。如今揭阳管辖榕城区、揭东区、惠来县、揭西县,代管普宁市,并设立空港经济区和蓝城区、普宁华侨管理区。从此,榕、练、龙三江来归,澎湃起前所未有的创造激情。揭阳,正以鲜明的文化特色作为优势,跻身中国新兴旅游城市的行列。
潮汕文化的发祥地
从建制沿革上看,揭阳建制早于潮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将任嚣、赵佗平定南越,遂置3郡4县,其中包括揭阳。今潮汕全境、梅州及福建龙溪、漳浦一带隶属揭阳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兵平南越,复置南海郡,辖揭阳、龙川等6县。以后几经复
废,至公元1140年,又复置揭阳县。至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从出土文物上看,古揭阳的历史文化和中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在普宁市广太镇虎头埔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窑群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期窑群遗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骐认为:“虎头埔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新石器时代粤东文明已与中原实现同步,那时的粤东已不是人们所说的‘蛮荒之地’。”
从现已出土的文物看,榕江流域是古揭阳较为繁荣之地,揭阳市榕江和练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位于榕江中游平原的洪阳古镇是最好的见证者。洪阳古镇是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粤东地区首座“国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创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至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为普宁县城,是揭阳境内文物最丰富的古镇之一,历史上积淀了普宁学宫、城隍庙、文昌阁、培风塔等公共建筑以及德安里等大型古代民居群。
从民俗和自然风光来看,境内居民主要是潮人、客家两系,独特的民俗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出花园”、“行彩桥”和“七月七”女儿节更是富有揭阳特色的民
间风俗。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流派,极具岭南文化特色。民间点心小食品种类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尤以石雕、木雕、剪纸、嵌瓷、潮剧、英歌舞、潮乐和舞狮最为著名。
近年来,揭阳注重对历史文化的革新扬弃,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综合开发进贤门、揭阳学宫、风门古径、城隍庙、双峰寺、三山国王祖庙等,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做好文化经济这篇大文章。
榕城打造古城文化走旅游发展新路
揭阳榕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在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设立揭阳戍守区,至今也有2000多年。此后,凡有揭阳县建制,榕城便是县治所在地。
作为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区,榕城积淀着丰富而特有的古代建筑:揭阳学宫,规模为岭南地区同类古建之最大;揭阳城隍庙,
规模为岭南地区同类古建之最大;揭阳古榕武庙,从规模和形制来说,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古建筑。此外,揭阳禁城,为广东唯一的元代石城;揭阳进贤门,为全国唯一的门、楼、亭合一的单体建筑;丁氏光禄公祠,为海内外唯一以「興」字布局的近代民居组群。行走在揭阳旧城的街道巷陌,仿佛穿越八百余年人文时空,尽览海滨邹鲁、文物之邦的流韵风采。这里文物古迹不胜枚举,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榕城依托历史名城优势,重点发掘榕城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以古城旅游、村落旅游和榕江游为三大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加快形成观光、购物、旅游、休闲的城市旅游经济。
古城旅游项目的打造以榕城中心中山街道为主。该街道规划:打造以古榕武庙、揭阳学宫、丁日昌故居、双峰寺、城隍庙等为中心的揭阳学宫古文化圈。打造以石鼓里古民居群为主的明清古民居人文旅游一条街,将安仔灯、南枝拳、青狮、铁枝木偶等具有揭阳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动态的形式集聚展现出来。打造以中山骑楼特色
街区为中心的骑楼街区,将其打造为一条集古玩、传统乐器、书画等相关收藏门类于一体的古文化物品街。打造以沟仔墘、韩祠路的店面为主体的潮汕特色小吃一条街。在城隍庙前打造一条民俗物品街。
除了榕江古城游,榕江游项目也别有一番趣味。揭阳古八景之中的一半景点分布在榕江之上,钓鳌仙迹、塘埔古渡、双溪明月和南浦渔歌等著名景点都拥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人文传说,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的长美古村坐落在榕江下游,保存着自宋、元以来的潮汕特色风格的古建筑群,具备了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榕江有国内最高、最长的榕江大型江上音乐喷泉,两岸还建成了揭阳楼文化广场、市文化中心、榕江北河湿地公园、西湖公园、东湖公园和榕江北河两岸景观绿化带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城在水中、水绕城走、水中建城”的岭南特色水城新面貌逐渐形成。
三山国王文化揭西文化旅游亮点
有1400多年历史的揭西县三山祖庙,是粤东地域最古老的神庙,也是全世界三山国王神文化的发祥地。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山祖庙迎来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度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国内各地成千上万的国内外信士及旅游者。
三山祖庙,又名“三山国王庙”、“明贶庙”、“霖田祖庙”,俗称“大庙”,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西约2公里的玉峰山下。三山,是指距
揭西县城东10公里的巾山、城南3公里的明山、城北15公里的独山。相传三山祖庙“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由此,古代庙内一楹联给予高度概括:“巾明独,三山显赫;宋隋唐,世代功劳。”据专家研究认为,被尊为“护国庇民”的三山国王,经过千年的民间传诵,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三山国王文化热”不断升温,到揭西寻根问祖并到三山国王祖庙进香的台湾同胞日益增多,每年到揭西三山国王祖庙进香的台湾同胞就有上万人。随着三山国王文化在台湾乃至全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三山国王朝圣旅游正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品牌,揭西三山国王祖庙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其中东南亚地区游客2万多人次,呈逐年增长趋势。三山国王祖庙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为进一步加强三山国王文化交流,打造世界旅游品牌,2009年揭西县在三山国王祖庙旁的大庙山下按宋代建筑风格,规划建造一座背靠大庙山的三山国王大殿,原祖庙保留。拟新建三山国王祖庙按照“一区二轴三组团”进行布局。一区:祖庙核心区(含大庙山);二轴:以榕江河为文化旅游横轴、横江河为文化旅游纵轴;三个组团:一是巾(金)山文化旅游组团、二是明(银)山文化旅游组团、三是独山文化旅游组团。据开发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其中三山国王祖庙核心旅游区总投资为5亿元,占地面积5600亩,分近、中、远三期建设。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三山国王祖庙建设成集民间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旅游胜地。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AndyCCH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51056093
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jiedong.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2951056093/home?wvr=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