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宜章十大人物事迹简介
向曙光:对宜章不说再见的亲民书记
男,47岁,郴州市委原副书记、宜章县委原书记。在宜章工作近三年里,他尽心倾力宜章建设,积极探寻科学跨越、富民强县之路,提出了建设“六强六地三宜”新宜章的宏伟目标。他身先士卒、真抓实干,带领县五大家班子“5 2”、“白 黑”全天候工作,全县经济实力飞速提升,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园区发展平地起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宜章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三年里,他把主要精力用在项目招大引强、产业承接对接、改善民生民本、改正干部作风上。群众说:“这样的好书记,我们舍不得他走!”他说:“对宜章,我不想说再见。因为,我永远是个宜章人!”
邓秀新:宜章脐橙之父
男,50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校长、中国柑橘协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01年,他率华中农大6位专家到宜章调研,制订了《宜章县柑橘发展规划(20022010)年》,被聘为宜章柑橘产业发展总顾问。2003年,向农业部申报宜章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获农业部批准并拨专项资金370万元。2007年,在宜章设立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为宜章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为宜章脐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1年11月,出席宜章首届脐橙节,称赞宜章脐橙是世界上最好的脐橙。在他倾心扶持下,宜章脐橙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值达1.2亿元。
刘真茂:“大山卫士”
男,64岁,长策乡原武装部长。30年来,他用生命护卫狮子口大山的35万亩森林、7万亩草山和多种类珍稀动植物,带领群众造林15000亩,使这宝贵的阔叶林带成为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不可多得的绿色奇迹。他拿出全部积蓄3.6万元兴建瞭望所,每天巡山30里,既义务护林防火,又看护村民牛羊。他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县委、县政府授予他“大山卫士”称号。2011年6月,刘真茂作为“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在省委大礼堂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12月28日,《解放军报》整版报道了他的事迹。他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市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当选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袁贤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男,78岁,退休干部。在剿匪、救火、抗洪抢险中四次受伤,七级伤残。60年代就是学雷锋积极分子。他敬老,照料21名孤寡老人几十年,直到送他们上山;他助学,让30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他助残,近3年就有38名伤残人得到他的帮助;他助弱,帮一个又一个遭受冤屈的底层百姓找回公平和公正。他和老伴两个人的工资收入由于资助和捐献,几乎没有存款。他担任20多个单位的监督员,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权力,铁面无私。在他劝说下近3年共有5000多名上访群众放弃上访,就地调处化解矛盾。2011年被评为“郴州市文明市民标兵”。
雷红青(女):永不褪色的女支书
女,61岁,中共党员。一六镇姚家村支部书记。这位风风火火的宜章县交通局正科级干部,于2006年7月退休后,就回到了一六镇姚家村,走村串户,穿山越岭,用汗水、用心血、用智慧、用激情践行科学发展观。她用6年的时间筹资300余万元,带领村民修路、建球场、清渠道,引导村民改水、改厕,建敬老院,创办村幼儿园……2011年,她在走村组时不慎摔伤了腰骨,包上药后,拄着拐杖现场指挥新农村建设,被群众称为“永远飘扬的红旗”。2009年她被评为郴州市第三届“巾帼文明标兵”,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八”红旗手。
赵春容(女、瑶族):最美的瑶乡女教师
女,38岁,梅田镇龙村人。1989年秋,村小学老教师退休了,几十个瑶族山娃即将面临失学,以优异成绩刚从宜章二中毕业的16岁瑶族少女赵春容,成了最佳人选,她毅然答应了学区及村委的请求,抱着铺盖住进学校。22个春秋过去了,她一直坚守在艰苦的瑶家山寨,她身兼数职,既是校长、教师,又是保育员、炊事员,敲钟、升旗、上课、砍柴、洗衣、做饭是她必备工作。遇到恶劣天气,赵春容主动接送学生,20多年里,她没有让孩子因为刮风下雪缺过一次课,细心的家长算了算,她接送学生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她20多年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却拿出了5000多元钱资助学生、垫付学费、医疗费,实现了“一个也不能少”的愿望。她无怨无悔的付出迎来了金色的收获,送出了200多名瑶家娃,10多个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她连续几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2011年9月,赵春容光荣入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王水生:寻梦金鸡第一人
男,47岁。栗源镇老王冲村人,1995年开始搞养殖,1998年禽流感让他亏损了几十万元,在那最艰难的时期,他没有放弃。经过几年打拼,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致富不忘乡亲,他组建的宜章县“乐水养鸡专业合作社”,是全省第一个跨省的合作社,覆盖湘粤两省12个乡镇,建立的非公企业党支部,是全省合作社中第一个党支部,合作社吸收社员110户,总投资1600万元,建成年出栏5万羽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养鸡场40家,年出栏商品鸡200万羽,产值3000万元。他先后荣获市十大杰出农村经济能人、市先进科技示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李四秀(女):园区提速的“拼命女郎”
女,41岁,宜章经济开发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她业务精通,业绩显著,在开发区工作的17年来,开发区二期开发、白石渡入园道路、产业承接园配套设施等“一区三园”的规划建设,处处都有她默默耕耘的身影,无不融入了她的大量心血。为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她舍小家为大家,每天跑部门,上工地,早出晚归,她将爱心带给他人,坚持“再苦先苦自己,再累先累自己”,被同事们誉为“铁人”,领导称她为“拼命女郎”。她荣获县第二届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1年当选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李四清:“湘南菜王”
男,44岁,黄沙镇新桥村人。2003年开始种蔬菜,他屡屡受挫,执着而坚韧的他奔波于东莞、广州等地找市场,最终与东莞润丰蔬菜交易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6年,他率先成立了绿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菜农签订销售协议,合作社向菜农垫资、提供良种、技术支持。6年时间里,合作社迅速壮大,会员增至6000多户,产品直销“粤港澳”,带动农民致富,实现户均增收4000多元,成为农民的“财神”,被誉为“湘南菜王”。
李福江:威震八方的检察官
男,40岁,中共党员,宜章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他积极探索“检警一体化”,建立检察官与司法警察协调办案的工作机制,在全省推介。他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打击影响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职务犯罪,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成功办理建国以来宜章涉案人员最多、影响最大的以欧青云为首的黑社会组织犯罪团伙案件。他分管的“控告申诉室”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和“全省处理涉法上访工作先进单位”。他先后荣获 “湖南省杰出青年卫士”、郴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郴州市检察机关职业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陈建:德技双馨的好院长
男,49岁,中共党员,宜章县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儿科副主任医师。从医30年来,他恪守医德,兢兢业业,不断精医修德,每年坚持出诊350天以上,每天仅睡5至6小时,经他诊疗的患儿超过30万人次,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是群众心目中“德技双馨的好院长”。他身患严重的银屑病,身受痒痛困扰,为项目跑省厅,没时间擦药,只能口服副作用大的药物,时常引起坐车呕吐。担任院长以来,他一边抓综合楼建设,一边抓服务能力提高,推进全市“领先学科建设”,实行“单病种限额付费”。2011年10月,凝聚了他大量心血的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县级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成运行。
宜章志愿者团队:情暖你我爱无疆
宜章志愿者团队近1000人,包括义工协会、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红色旅游文化节、全省知名企业家宜章行、“林中之城·休闲之都”旅游节闭幕式、首届脐橙节等重大活动中,每次都能看到志愿者服务的身影,在敬老助残、扶贫济困、慈善救助中,更见证了他们的拳拳之心。2011年开展了交通劝导、税法宣传、禁毒宣传、义务植树、刑满人员开导、募捐义卖等活动,他们宣传政策、传递爱心,涌现了袁贤光、李安斌、周昭荣、彭辉、周红梅、邓光荣等一大批优秀的义工,在社会上激起了良好的反响,最近为白血病患者李志勇募捐达20万。他们的事迹先后被团中央网站、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市级媒体报道推介。
宜章环卫工人集体:创卫的美容师
271人的一线环卫工人集体,每天负责70多万平方米的县城环境卫生工作,“一天两普扫,全天候保洁”,每天垃圾量多达200余吨,2台洒水车每天洒水3、4次。环卫人早上4点半上班,晚上10点才下班,风里来,雨里去,起得早,睡得迟,不惧脏、不叫苦、不怕累,很多环卫人已多年没看过春晚,没在家吃过年夜饭。正因为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清洁了我们的家园,涌现了李劲松、李亚江、肖新军、陈晓辉、刘炳炳等许多感人的先进人物。2009年在湖南爱卫办考核中获全市第一名,2008至2011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单位”,为2011年我县一举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立下汗马功劳。
钟志平:警界巡逻第一兵
男,54岁,中共党员,宜章县公安局巡逻大队民警。他从警30余年,捣毁各类犯罪团伙百余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千数人,为群众和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为了不给偷盗者留机会,他不愿请假休息,抽出更多时间巡逻在街巷各处。2011年4月16日,八旬老母亲去世下葬当天,他没有服丧,连夜赶回县城开展巡逻,他说:“忠孝两难全。”这个举动,感动了亲人,感动了领导同事,感动了周边知晓的群众。在全县的“飓风行动”中,短短的一个月,他抓获嫌疑人20余名,带破案件90余起,捣毁团伙4个,只要说起他,大家都由衷地树起大拇指。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荣立三等功、打击“两抢一盗”先进个人,2010年被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