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特产——荔枝

家乡区县: 广州市增城区

      提起荔枝,人们肯定情不自禁想到增城。

      是的,我们都知道,荔枝是增城的特产,荔枝品种多样,有、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滋等等,当然少不了”荔枝之王“——挂绿。

     三月红 :因在农历3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红。圆枝: 又名水东或水东黑叶 分布于广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因适宜多水栽植和叶片尖 长,近似黑叶且较薄而得名。 黑叶又名叶枝、乌叶 因叶色浓绿近黑而得名。6月中旬成熟,较耐贮存。 淮枝 又名密叶、凤花、古凤 是广东栽培最广、产量最多的品种。鲜食、干制皆宜,7月上旬成熟。 桂味又名桂枝 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广东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州市郊所产最佳。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7月上旬成熟。 糯米糍为广东价值最高的品种,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最适宜鲜食和制干。有红皮大糯和白皮小懦两个品系,7月上旬成熟。 挂绿为广东荔枝中珍品,也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岭南荔枝谱》记述: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较低,谓之凤尾。熟时红绿相间,一绿线贯到底,故名。”肉厚爽脆,浓甜多汁,入口清香,风味独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水晶球 产地广东,果肉爽脆清甜,肉色透明,果核细小,是一个有数百年栽培历史的优异品种。

      挂绿号称增城“荔枝王”,而广东荔枝以增城“挂绿”品质最佳,驰名古今中外。增城挂绿产于广州市郊,果肉晶莹玉白,乳洁光鲜,品味清甜芳香,汁多可口,是果中极品。夏天,南风吹来,荔枝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果子挂满枝头,人们常常在荔枝树荫下乘凉,去摘取果实。

      挂绿是有一些神话故事的。相传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她是是增城小楼桂村人。其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十五岁那年,秀姑夜梦一白须老人告知,村前云母溪对面有云母片,用它磨成粉末拌水吃,可长生不老,能在空中飞行。秀姑照此吃后,渐觉身轻能飞。她心中喜悦,常飞到罗浮山去采果奉母,在罗浮山拜仙长麻姑为师。秀姑飞天之事传奏至朝庭,武则天欲求长生不老药,下旨接秀姑进宫传法。圣旨一到,数十官差抬着大轿上门接人。何泰只得一女,死命拉住女儿不放。官差强抢,何泰被推倒,头撞井沿鲜血直流,吉氏扶夫大哭,这时秀姑对母高呼“娘亲保重”,只见一道白光平地而起,官差惊散,秀姑飞升成仙,从此秀姑被称为仙姑。何仙姑15岁时得仙人点化,食凤凰山云母片学会飞身法术。18岁时因父母将她许婚别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礼前夕乘人不觉,飞身至罗浮山得道成仙。后因不忘家乡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乡漫步荔枝园中。一天,何仙姑留恋西园荔枝美景,坐在树枝上编织腰带,离开时把一条绿色丝线遗留树上,绿丝飘绕在荔枝果上,于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绿线,人们就给它取名“挂绿”。可见“挂绿”之神奇和名贵,带有有凡的“仙气”。增城人认为挂绿是神圣之物,挂绿荔枝最大的特征是壳有一条绿线,是何仙姑去蓬莱“八仙过海”前为父母织绣花鞋,无意间留下的绿丝带化成。

      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有关荔枝的典故更是数不胜数。相传古时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苏轼被贬岭南,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杨贵妃喜食荔枝,人人皆知。杜牧有诗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为投杨贵妃之好,下令各地驿站,快速转运闽、广荔枝进贡长安,耗去多少人力财力,仅为杨贵妃一人欢娱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荔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美味可口。

      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增城,一定不要忘记尝尝增城的荔枝。肯定让您回味无穷。

想了解更多关于增城的,请关注: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add.aspx

比赛主页http://abc.wm23.com/luoyujua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90595162

新浪微薄http://weibo.com/u/2990595162/home?topnav=1&wvr=5

本人网店http://meilishangchengv.taobao.com



娟娟(2014-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