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民间百花园中的新艺术—湛月花鼓

家乡区县: 大冶市

     作为大冶的孩子,小时候村里最为热闹的除了过年元宵就是村里来人表演花鼓戏了。那时候很开心,现在时代发展了,这些艺术也渐渐的退出了时代的舞台了。但是家乡的历史文化还是不能忘记。我是柯维,我为家乡艺术文化的发展代言!

     炉冶之乡花鼓多,璧珠璀臻耀山河。文明时代文明调,一曲霓裳一曲歌曲《湛月花鼓》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描述的是我们大冶是一个花鼓之乡。它是在“大冶花鼓”、“货郎鼓”和“玉莲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大冶花鼓”、“货郎鼓”和“玉莲环”三种艺术形式溶为一体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道具制作上,将挂在胸前的“花盆鼓”安上一个木柄,左手握鼓,右手用单槌敲击,这更有利于表演。在节奏上采用了“货郎鼓”的节奏,据老艺人讲,这种节奏型是来源于解放前专卖针线小百货的“货郎”的呼喊声:“小姐,下楼来,下楼来,快快下楼来!”是大冶群众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唱词格律一段为7字句,表演动作基本是大冶乡村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常表现的挑担、播种、插秧、车水、收割等动作,再经过艺术加工而产生的。

                   
        《湛月花鼓》的得名,应追寻到大冶城区的所在之地就是在金湖辖区。明朝有位诗人写了一首“金湖湛月”:“雨添新水泛湖糖,野渡舟横漏正初。万籁尽排青玉案,一川光映白糖踪。明窗倒浸涟漪影,虚室遥分胶洁余。拟欲洗心清俗翳,灵台侵晓意居诸”。大冶市区又是大冶的文化中心,文艺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讨研究,在大冶的民间百花园中,取众多艺术之长,培养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湛月花鼓。

      虽然只有简单的介绍,但是历史在那,艺术在那。希望大家记得我们大冶是一个花鼓之乡。我是柯维,我在大冶,你在哪里?

         

念薇*(2014-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