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的旅游业红红火火。辉县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寒暑适中。境内百泉河,黄水河,王村河,峪河流水潺潺,均系卫河支流。而南村盆地之水则流入淇河之中,属海河水系。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从西至东贯穿辉县全境。三郊口,石门,宝泉,拍石头等水库似颗颗明珠,镶嵌在锦秀大地上。百泉,莲花泉,三泉,陈公泉,星罗棋布,水尤清洌。巍巍太行,绵亘千里,历代前贤,栖迹讲学,钟灵毓秀。这山,这水,这灿烂的古今文明,交相辉映,便形成了百泉,石门,白云寺,齐王寨,郭亮等许多风景名胜区。其中,百泉、孟庄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百泉又是河南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园林。近年来,辉县市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旅游线路,将6大景区连为一体,是近年来辉县市旅游开发的重点。通往各景区的道路先后进行了大修改造,打开了进山的道路,使游客进山的时间大大缩短,增添了游览太行山腹地秀丽景色的游兴。同时,又多方吸引资金,修筑通往洞、瀑、潭、泉、林、峰的砂石、石砌游览步道,使游客不再望景兴叹,便于贴近太行山,尽情地陶醉在山的怀抱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拉动了辉县市经济发展步伐。近5年来,接待游客人数累计100多万人次,创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同时,带动了餐饮、服务业、出租行业的发展。如今在辉县市风景区,农民自办的家庭旅馆达100多家,每到旅游旺季,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游客,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以前很不起眼的山楂、核桃等土特产和一些枯藤、奇石,现在也成了游客喜爱的“珍品”。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壮大,风景区成了辉县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昔日老实巴交的山里人而今也融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他们走出大山,到全国各地联系学生前来写生,已成为景区农民每年必不可少的“外事”活动。最高海拔达1750米的沙窑乡郭亮村,以其原始自然的民俗风情与雄山秀水吸引了许多影视剧组到此拍戏,“影视村”之名不胫而走。全村90%以上的农民,都当过群众演员。一些影视剧拍摄现场,如今成了郭亮村独特的旅游风景点。这个只有300多人的小山村,每年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
辉县百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药材集散地,百泉药交会文明昌盛、中外驰名。百泉药交会是从隋朝大业年间的庙会演变而来,明朝洪武年间(1375年)正式形成以药材交易为主的商品流转市场,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盛誉。百泉药交会于1980年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三大药交会十大药市之一,1991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性药交会。药交会盛况年复一年,每年四月,四方辐辏,药商云集,百泉药都成了药的世界,人的海洋。近年来,药交会的年交易额均在11亿以上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