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牟定县,故乡令我骄傲和敬仰的,是革命先驱毕昌杰烈士。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安益村委会大平地村拜谒毕昌杰烈士墓。此时此刻,我心潮滚滚,思绪万千,耳边响起了激昂的呐喊声,眼前飘过了往日的硝烟……1923年,毕昌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云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昆明省立一中成了云南学生运动的中心,学校革命气氛十分浓厚,一批进步教员给予了学生新思想的熏陶,在这一时期,毕昌杰开始积极投身于当时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冬,省立一中图书管理员李国柱秘密发起组织了“云南青年努力会”,毕昌杰是该会的骨干成员之一。“云南省青年努力会”的宗旨是唤醒云南青年,改造云南社会,毕昌杰积极参加活动,批判唐继尧的反动军阀统治,大力宣传广东国民革命,宣传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消息传到云南后,李国柱、毕昌杰等云南进步人士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强烈抗议。9月,云南建立了共青团组织,毕昌杰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26年初,唐继尧为了摆脱其财政上的困境,准备将省立一师、法政学校及高审厅几处官产,拍卖给法国帝国主义分子。消息传出后,各校师生、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表示强烈不满,李国柱、毕昌杰等人领导、组织、发动各校师生进行游行示威,支持省立一师、法政学校师生的反拍卖斗争。由于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的坚决斗争,唐继尧被迫收回成命。1926年春,云南学生联合会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云南学生》,毕昌杰等同志是刊物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唐继尧惧怕革命势力渗入云南,加紧了“反赤”活动,实行白色恐怖,查封《云南学生》期刊,并下令通缉李国柱、毕昌杰等进步人士。面对敌人的四处搜捕,毕昌杰秘密离开昆明到广州,参加了中共广东区委在大沙头举办的政治训练班,深入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在此期间,毕昌杰经王德三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12日,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成立了清共委员会,散布“共产党要在昆明组织暴动”的谣言,制造“清党”舆论,13日,大批共产党员、革命积极分子和部分组织的负责人被逮捕,毕昌杰、赵祚传等共产党员被通缉。毕昌杰由于长期带病为党工作,长期操劳,积劳成疾,肺病日益严重,在他病重期间,党组织派了王孝藩去护理他,当时因敌人四处追捕,毕昌杰在其舅父杨绍山家隐藏养病,后来因情况十分危急,王孝藩将他藏在二楼天花板上,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捕,在空气沉闷的天花板上,毕昌杰病情日益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28年1月28日在昆明病逝,年仅22岁。毕昌杰逝世后,遗体运回了家乡。他的妻子在娘家听到噩耗后,痛不欲生,服毒自尽,追随而去,遗体与毕昌杰合葬在安乐乡大平地。在革命时期,再伟大再缠绵的感情都要在国家与时代面前屈服,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强大的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的奉献和付出。逝去的是生命,永恒的是灵魂。毕昌杰烈士因信仰而坚定,因梦想而无悔,因大爱而执着,在云岭大地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在人民心中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