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生在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他生活的那个2000多年以前的西汉王朝离我们太遥远,甚至要以"公元前"来纪年,但是,他的故事,他的丰功业绩却深深地刻在中国的历史上。那时侯西汉倍受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骚扰之苦,连年的征战让老百姓也遭了秧,"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向来都是魔鬼的游戏。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奉旨出使西域,旨在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御、抗击匈奴。
西域,指的是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也就是说,基本上指的是今天的新疆。当时,这片广大而神秘的土地总是笼罩着凄凉、荒芜的面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西域去简直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即便是在今天,火车可以开到乌鲁木齐、开到喀什,到新疆旅游的背包客们也免不了要精心准备一番,银子要充足,衣服要够多,感冒药、止疼药、防晒霜、太阳镜一个都不能少。比较起来,2000多年以前张骞的道路不知要艰辛到哪里去了。带着大汉皇帝赋予的使命,他跋涉在烈日下或者狂风中西域的荒原之上,两次为匈奴所俘获,又两次机智地逃脱,"噬雪苦节",带着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继续前行。众所周知,这条西北小江南养育的好汉在历经了种种考验和磨难后,不仅完成使命,而且开拓了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起先,张骞带回了西域国家对汉皇帝的问候以及中原从不曾有过的核桃、葡萄、哈密瓜、胡萝卜,又将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西域。后来,职业的商人们沿着张骞的足迹,络绎不绝地西进或者东行,将丝绸之路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印度、西亚乃至欧洲。那以后的漫长时间里,经由丝绸之路,辉煌一时的汉文明被传播到全世界,也使得四方城里的汉皇帝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如今,汉中城固县博望镇的张骞纪念馆上书的"大汉之魂"四个字,是张骞一生的精彩写照。
到了大唐时候,高僧玄奘带着求取大乘佛经,普渡天下众生的坚定信念,踏上张骞走过的路,不同的是,他走的更远,一直走到天竺去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瑞典职业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经历了探险生涯中的顶峰——发现罗布泊,为此他受了不少罪,这些都详细地记录在他的考察日记中。遗憾的是,2000多年以前的张骞没有留下类似的记录,我们也只能在无边的想象之中,去猜度、去演绎他那段传奇的经历,也或许,根本就不可想象。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丝绸之路的开拓,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今天的汉中也正是因为有了张骞等一批历史名人,才使得汉中有了丰厚的历史沉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