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人物

家乡区县: 新津县

张商英
  [北宋]大臣。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省新津县人。任南川知县时,章惇延聘为座上客,推荐于王安石,被擢为监察御史。哲宗初年任河南开封府推官,反对更改新法,出为地方官。哲宗亲政,应召为右正言、左司谏,上疏攻击司马光、吕公著等元祐旧臣,后因卷入章惇、安焘之争遭哲宗贬斥。徽宗崇宁初年任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蔡京拜相时,任尚书右丞、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出任亳州、鄂州等地知州。大观四年(1110)拜尚书右仆射。为政时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宽民力;又行钞法,通商旅。未几,为何执中弹劾,贬至衡州。蔡京再度为相,复还原官职,卒谥“文忠”。著有《无尽居士集》。

侯宝斋

  侯宝斋出生于 1851 年,新津花源人。他为人仗义,济困扶危,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受到群众的普遍尊敬。

侯宝斋早年参加了新津“哥老会”,被推为“新西公”的龙头大爷。光绪三十一年( 1904 年),新津九个哥老会联合组成总社,名叫“九成团体”,他又被推为总舵把子。

1900 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老百姓仇恨洋人,也恨清政府腐败无能。 1905 年,四川义和团掀起打教堂、杀教士、仇洋货的风潮。新津当时也是群情激愤,传教士闻风逃往邛崃教堂避难。候宝斋深知“百姓怕官、官怕洋人”,出了“教案” (平民与外国教堂间发生的事端)吃亏的还是老百姓,鲁莽行事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他竭力劝阻群众,要冷静克制;又亲往邛崃,劝说袍哥组织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贻害地方。经侯宝斋多方奔走,新津、邛崃两县终未发生教案。

清宣统三年( 1911 年),四川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并在成都首先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接着,各县也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新津保路同志会成立以后,候宝斋任会长。

同年,候宝斋到资中县罗泉井,参加了由同盟会召开的攒堂大会。会上决定组织保路同志军以武力推翻清王朝,并公推秦在庚、候宝斋主持川东、川南武装暴动。会后,侯宝斋回新津。借办六十大寿为名,在新津西门外王爷庙(今西城小学)做寿。九成团体成员和邻县哥老会头领前来参加。借此机会,候宝斋进行了武装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年 9 月 7 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诱捕保路同志会首领及代表人物罗纶、蒲殿俊、张澜等 9 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人,造成成都血案。当天午后,消息传到新津,候宝斋当即下令组织第一批保路同志军 3000 余人,携带大刀、长矛、火药枪、牛儿炮夜集县城,由候宝斋亲自带队,连夜冒雨出发攻打成都,揭开了武装暴动的序幕。天明,同志军到达双流县,与双流同志军会合后,大队伍浩浩荡荡向成都进军,一举消灭了红牌楼和武侯祠的小股清军。由于同志军的武器落后,伤亡很大,围攻半月之后不得不后撤。候宝斋领导的南路军退回新津,以三渡水为界隔江防守,同时通知邛崃、大邑、蒲江等县同志军速来新津会合,依靠西河、金马河构筑三道防御工事防备清军进攻。各县同志军来新津会合的达七八万人,声势浩大,共同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津保卫战。大家公推候宝斋为南路同志军统领(总指挥)。同志军于宝资山上设炮台,集中沿河所有船只,不让清军渡河;加强各道防线和城墙上的防御(堆积大量石灰包和红条石);并将雅安到成都的电线杆全部砍倒,阻断清军通讯。一时士气高昂,民心大振。

新津暴动使赵尔丰慌了手脚,忙电告朝廷派兵增援。他在电文中惊叹南路同志军声势浩大,“其中确有晓畅军事之人”,“使我军首尾不能相顾”,同时又急派四川省清军统制朱庆澜率马步炮各营进剿新津同志军。

1911 年农历八月十一日,清军进抵新津旧县(原五津),时值秋汛,清军无法渡河,双方隔河炮战达 10 日之久。后清军另派一支队伍由双流彭家场进攻,突破同志军北面三合场防线,占领兴义场,又进至龙王渡直逼县城。同志军虽奋勇抵抗,前仆后继,但大刀、长矛、火药枪怎敌得过清军步枪、迫击炮。同志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出防守的阵地。

南路同志军大部队由副统领周洪勋率领向自流井、贡井开拔,候宝斋与部下军需官杨甫成等携带大量银钱、辎重向邛崃方向转移。不料,杨甫成将候宝斋骗至邛崃固驿镇大袍哥头子王吉山家中,并与王吉山勾结,将候宝斋连同他的侄儿骗至固驿镇古松庵杀害。

保路运动虽然失败,但促进了后来武昌革命的成功。孙中山先生对保路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许要推迟一年半载。”

谭绍文

  属蛇,四川省新津县人。1936年~1948年先后在四川新津、成都的小学和中学读书。1948年~1952年相继在成都铭贤学院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学习。1952年9月参加工作,在天津国营第三棉纺织厂担任技术员。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958年任天津纺织工业学校机织科教师、副主任。1958年~1966年,任河北纺织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文革”中受冲击,下放劳动。恢复工作后,任天津纺织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处长、院党委常委。1978年~1981年任天津纺织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长(其间:1980年~1981年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81年8月~1982年5月任天津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任。1982年5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秘书长。1983年3月~1989年9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1988年5月任天津市第八届政协主席。1989年9月后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后兼任天津市委党校校长。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十四大代表。

  1993年2月3日在天津逝世,终年63岁。

  1998年,《谭绍文纪念文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孙煦

  孙煦,笔名雪芦,新津县永兴场人,生于 1904 年,幼时聪明,文思敏捷。他先从师于成都刘咸荣先生。后肄业于成都青年教会学校及工科学校。 1929 年他出川求学,同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陈独秀“无产者社”成员,在印刷厂负责《无产者》编印工作。次年他又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从事翻译和创作,又为陈独秀组织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成员,在上海沪西区从事秘密工人运动。孙煦 1932 年被捕,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处 5 年监禁,囚于南京。孙煦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狱,后流落于云南下失等地,以教书为业,因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深受学生敬重。

孙煦长于文史,善写作,精英语,曾翻译过书,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后,常有文章发表于报刊,有《雪芦诗集》印行,其他著作及作品虽多,但均在抗日战争中散失。

孙煦为人处世恬淡旷达,虽处于脱离党组织及贫困中,亦乐观从容。他曾于家中断炊时与友人下象棋,其妻催其找米,孙煦笑而置之不理,仍专心下棋。因他棋艺超群, 1964 年被云南省选赴杭州参加全国象棋赛,但因病未能成行。 1965 年,孙煦病故于云南。享年 61 岁。

刘绍禹

  名怀锐,属鼠,四川省成都市的新津县人。其父为清代秀才,热心教育。

  幼年时受其父影响,热爱教育。1914年从成都成属联中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被派送美国康奈尔大学学教育学,次年转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192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旋进入该校研究院,致力于比较心理学研究,后赴欧考察半年,1927年写成论文《年龄与学习的关系》而获博士学位。经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的推荐,加入全美自然科学家协会。因成绩优异,卡尔教授执意留其在美继续深造,但以祖国更需要心理学而婉言辞谢。同年11月回国,任成都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开创了四川心理学的教研工作。1929年创办学术刊物《现代教育》,并于创刊号发表论文《现代心理学之派别》。1931年任四川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1935年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再度赴美,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进行考察研究。回国后在四川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教育心理实验室的创建做出了贡献,也为西南地区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1952年担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任四川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大学)院长。1963年发起筹备并建立四川心理学会,被推选为理事长。还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献身教育半个多世纪,先后发表著述《现代心理学派别》、《研究儿童学注意之点》、《遗传与环境研究之批判》、《心向与相属原则》、《记忆与理解》等,反映了其对心理学研究的独到见解和精湛造诣。持身谨严,教学辛勤,培养上千心理学专门人才,受到人民的尊敬。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期间,对四人帮摧残教育的倒行逆施,他不顾安危,愤慨驳斥。1975年,病榻上的他谈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四化”宏伟前景,激动得以致昏厥。1981-3月在北京病逝。

 

黎大炮(2014-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