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变迁,
老新津城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不变的是新津人那份对新津
深深的依恋。现在根据网上的前辈资料,和各位朋友的资料,总结所
有新津美食。
一。
20
世纪老新津美食
那么,
我们新津近几十年土生土长的著名小吃有哪些呢?我认为下
面这些可以算得上:
1
、简耢糟。设摊城皇庙街口。其耢糟非常化渣,香甜可口。酿制
技术系家传绝技,
传媳不传女。
解放后选为镇人民代表,
动员其传技。
可能五十年代就死了,子女无人继承,技术绝传。
2
、周二师的炒面和藕粉。家住城皇庙,挑担沿街卖。冲藕粉每碗
1
分钱,冲炒面(主要是黄豆面)
2
分。
3
、老五津镇高锅魁。铺子在黄桷树对面。其旋子、混糖、椒盐各
色锅魁独具特色。当时,新津各家锅魁老板均技艺精湛,打锅魁时节
奏明快,有板有眼,很具韵乐,借以招徕顾客。其中,邓公场的酥锅
魁亦格外好吃。而今,再也听不到打锅魁的劈叭声,也吃不倒旋子锅
魁、椒盐锅魁,因为全被单调的军屯锅魁取代了。
4
、周青的油炸螃蟹。十分松脆可口,色、香、味均佳。现在餐馆
里加工的烤螃蟹根本赶不上。
5
、唐麻子凉面。唐麻子住在后街头,他的凉面是
“
麝香虎骨膏
”
,
少而精,吃起来要注意把舌头拴好。
6
、文麻子怪味鸡。现在大家很喜欢的棒棒鸡还得棋差一着。一不
经意经自已的兄弟伙传了一把,遂发限成盛名著注的
“
九味鸡
”
,可惜
其兄弟伙突遭飞来横祸,
于是配方未传承完整,
比起当年就差了一点。
7
、太平场春卷。太平场那老头的冲冲卷一卖就是几十年,那个味
道
“
不摆了
”
。但子女们不愿继承,眼看又要进入失的行列。
8
、罗老头的
“
焦巴
”
和面鱼。罗老头,住小南街(小水南门)。是
个洁净的小老头。
常在东门摆摊子。
他烙的
“
焦巴
”
(带葱的小面饼)
,
沾上混有花椒的炒盐巴吃,
十分香脆。
才
1
分钱一个。
他炸的小面鱼,
也沾炒盐巴吃,又酥又香。也是
1
分一条。值得一提的是,他片的萝
卜片,又大又薄,沾上盐糖辣椒汁料,是小娃儿最喜欢吃的,
1
分钱
可买
5
片。
9
、管黄糕。东门外的管黄糕,摊子摆在城皇庙口子上。他蒸的黄
糕又大又泡又甜,只某
1
分钱一个。其粽子也别具风味。
10
、谭矮子炒果。可谓新津一绝,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炒果用发
面搓成长条,切或小粒,用沙炒。入口又松又脆,别人怎么也做不出
来。常年在城关小学(
—
小)校门口摆摊。每分钱买
10
颗,若打
“
赵
钱孙李
”
转盘,打中喊的字,则每分钱可得
20
颗。生意特别火。
11
、田油糕。在北门模范街(现中医院处)开铺子。他的油糕炸得
又脆又香,味道很美。每天很早便卖完。炸的碗豆巴也非常好吃。
你们还晓得哪些,请帖起如何。
12
、
“
涨死狗
”
。主要在北门口卖。
“
涨死狗
”
实际上是常咸味的米凉
粉,切成三角形,油炸而成。农民兄弟最喜吃,因价廉物美,
1
分钱
买
—
大块,可吃个半饱,赶场时用以
“
打尖
”
,暂解饥饿很管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