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见过的灯舞之“鲤鱼跳龙门”

家乡区县: 台州市仙居县

灯舞“鲤鱼跳龙门”,因神话传说鲤鱼越过龙门、化龙成圣而得名。

仙居“鲤鱼跳龙门”灯舞发祥与繁衍地区——田市,位于浙江东南括苍山脉西北麓的河谷地带。这里沃野平旷、村镇连横、交通便捷、物产丰阜,四周多灵山秀水。“鲤鱼跳龙门”这一颇具独特的民间艺术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由人工把持,模仿鱼虾个性化的体貌和活动方式,呈现出幅幅纷繁多彩的鱼类生活图。绘塑了一群鱼虾跃龙门的生动形象,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尤其是“鲤鱼跳龙门化成龙”的剧情创设,贴近人们“勃勃上进”的愿望,千百年来赢得人们的喜爱。

“鲤鱼跳龙门”灯舞的抢救和保护有其重要的价值:一是艺术价值,鱼虾灯具形象造型逼真,活动呈现富有个性化与比较性特征的群舞态势,动态性极强,其精湛丰富的演艺技巧,可谓集灯舞之大成。二是民俗价值,“鲤鱼跳龙门”以独特的象征意义,贴近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与民间的节庆活动水乳交融,成了民俗文化的一大载体。三是学术价值,“鲤鱼跳龙门”剧情印证了神话传说化龙山的典故,丰富了神话传说的内容。四是美学美育价值,灯舞融汇舞蹈、灯艺、绘画、建筑、造型等艺术为一体,在人们感官的积极参与下得到美的享受。神话传说的艺术再现,激励人们注重身心修养,努力上进,成为栋梁之材。

仙居“鲤鱼跳龙门”灯舞传承至近期,盛名远播。曾在1952年获台州地区民间艺术表演竞赛特等奖,因当时交通不便,省赛不能成行。最近,灯舞又被中央台、浙江台、福建东南台等电视台拍摄成片,名传海内外。2006年6月被命名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鲤鱼跳龙门)

历史渊源

仙居“鲤鱼跳龙门”灯舞经历了唐朝的孕育、初创时期,明清的成熟、丰富期,民国以后的衰微期和近期的复苏期。

“鲤鱼跳龙门”灯舞,据老艺人吴熙道说:“鲤鱼跳龙门”灯舞始创于唐朝贞观后期。田市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商业繁盛,中原文化南移后,书香门第林立,名人辈出,加上左近地区灯具制作规模宏大,为灯舞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相传西南边陲有一饱学举人,赴京屡试,由于缺乏他人举荐,次次名落孙山。在50余岁那次乡试后,他悲愤交织,根据神话传说“鲤鱼跳龙门”而有72座化龙山的典故,结合当时的科举现状创作了该灯舞。表现士子们对科举制度黑暗的认识和反抗。

明朝中期,本地区吴姓子弟吴福、吴时来等相继进士及第,官至宰辅,政声极盛。他们垂训子孙:“课子教读,劝勉上进”。族人在吴南岗等人领头下,几经改造加工,剧目丰富,演艺日臻精湛,从此使该灯舞成为激励一代代年青人“报效家国,为民造福”的艺术平台。每逢佳节,舞队广泛活动,堪与龙、狮舞蹈相媲美。尤其是子弟进学、大比时期前后,更是合族盛办此灯舞。

“鲤鱼跳龙门”这一颇具独特的民间艺术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借助其阵容的广大、龙门等造型的庄严辉煌、鱼虾形象的含义深远,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迎合人们对美好前途追求的心态,也成了人们避邪趋正的心灵载体,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由此这一灯舞流传至今。

1952年,该灯舞参加台州地区民间艺术表演竞赛,喜获特等奖。后来,由于“大跃进”和“文革破四旧”等原因,灯舞活动完全停止。目前,在县文化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挖掘下,“鲤鱼跳龙门”灯舞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仙居人的面前,并被中央台、浙江台、福建东南台等多家电视台拍摄成片,名传海内外。

基本内容

“鲤鱼跳龙门”灯舞依托房屋建筑,鱼类形象的静态造型,借助于人的动作表演,模仿鱼类的活动特征,展现社会人生百态,把人们对美好前途向往的愿望寄托在“鲤鱼化龙”的剧情中的一个综合艺术。

1、道具规模庞大,造型独特

灯舞道具中个体灯具就有龙嘴灯、熬鱼灯、鲫鱼灯、鲤鱼灯、火鱼灯、虾灯各一对共12架大灯,外有两面白牌灯。连上安置在龙门架上的各式各样的花灯,单灯具就达50多架。鱼类灯具形态酷似其物,仅尺度扩展数倍。龙门架模仿故宫五凤楼样式造型,显得庄严、辉煌,是明王朝赐予仙居的殊荣。

2、剧目与子阵式众多

该灯舞剧目有:《双珠起舞》、《双珠矮步》、《双珠下地转圈》、《双开门》、《双熬戏珠》、《熬鱼同乐》、《鲤鱼跳龙门》、《鲤鱼成龙》、《大结局》等九项。有的项目衍化扩展为三至四个阵式。因此,灯舞剧目与子阵式就多达二十余个。

3、积个舞于群舞中

鱼虾灯具,在人工的把持下,模彷各自生物的活动特征,舞动十分个性化。同时,她们共同遵循着一定的舞路(或8字型,或半月型,或圆球型,或十字型),依龙门为背景,表现灯舞的主题。

4、表现形式

“鲤鱼跳龙门”灯舞是集造型、灯艺、绘画、舞蹈等艺术于一体的一个丰富生动的艺术空间。以静态造型的组灯、龙门架为工具,以舞蹈艺术作手段,具有强烈的动态表现形态。

5、经典剧目

灯舞经典剧目有:“鲤鱼跳龙门”、“鲤鱼化龙”。

RONIN(2014-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