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宕昌县南阳镇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南阳镇位于宕昌县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120个合作社,2995户、14145人,其中有农业人口13709人。有耕地24279亩,人均占有1.8亩,林地37600亩,草山6700亩。年平均气温8.1℃,无霜期190天,年降雨量600——800ml,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区。主要农作物有洋芋、药材、小麦、玉米、蔬菜等。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720万元,粮食总产量为444.2万公斤,人均纯收入1580元,人均占有粮320公斤。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一、以高半山王能干、江玉、梨树、麻家、朱山沟等村为主,种植优质红芪、党参、大黄等“大宗”药材,面积达6000多亩,户均年收入可达3000元—4000元。还具备板蓝根、柴胡、黄芪等药材生长的良好的气候条件。二、以良恭河沿岸的杨集、下付、南阳街等村为主种植“羊角”辣椒。由于以上几村水源便利,土地平整肥沃,光照充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长的“羊角”辣椒以色泽亮丽、肉厚质脆而美誉周边地区。并且完成了“羊角、牛角”辣椒的认证注册,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丰收季节,来往贩运客商络绎不绝,初步统计,今年种植面积达3000亩,种植村户均达3亩。三、在瓦石坪、上付、下付、杨集、街道、毛羽沟、唐坪等村沿川地带种植玉米达6000多亩,户均达2亩,产量高、增收明显,为群众的经济增收拓展了又一新的渠道。四、瓦石坪、上付、下付、街道、毛羽沟、唐坪等土层深厚、气候温暖湿润的村,具有种植核桃的良好自然条件,在沿川河谷地带栽植核桃14300亩,实现核桃全覆盖,形成了万亩核桃基地。五、劳务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全镇劳务输出5000多人,创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自然环境:

   南阳镇位于宕昌县东部,平均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8.1℃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全年无霜期150天.南阳镇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0500公顷,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618.6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26.2公顷。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3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997户,乡镇总人口14468人,乡镇从业人员8493人。

六通情况:

  通邮、通电的村13个,通电话的村13个,通公路的村11个,通有线电视的村5个,通自来水的村7个。

 

经济指标:

  200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5公顷,其中: 粮食播种面积1080公顷,粮食总产量4788吨,肉类总产量180吨。财政总收人214万元,财政支出214万元;年末资产总额78万元,其中: 农业投资完成3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500元。

 文教卫生:

   有小学校12所,在校学生1630人,专任教师100人,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1434人,专任教师7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40人,病床数14张。

 

 

名优特产:

  当归、党参、大黄、核桃、苹果等。

 旅游景点:

  毛羽山、盘龙水、崖根寺等、牛头寺、五指山等。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南阳镇加快了小康镇建设的进度。镇党委、镇政府在充分认识镇情的基础上,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以中药材、畜牧、林果、蔬菜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力争在十年内达到小康水平,取得经济和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南阳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期待@梦转(2014-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