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真可谓人才辈出,孕育了很多杰出的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社会提供了不少人才。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牌坊中学已从孝感市中小学布局图上抹去,学校已列入撤销、停办的范围。面临如此生死存亡的境地,第三任校长肖玉珍同志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红心,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带领全校师生克难奋进,首先积极努力争取得到了牌坊乡原党委书记李光治的支持,让牌坊乡各村义务投资投劳修建了一条从一0七国道到牌坊中学的大路,这条大路就是我校的生命线,对后来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于90——91年自筹资金建起一幢小型办公楼,初步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学校校舍面积狭小教师无办公室、宿舍的困难;同时狠抓教学质量,狠抓学校管理,从九四年至九六年年年中考全镇第一,彻底改变了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原有观念和看法。随着一0 七国道的开通,加之孝昌建县的机遇,洪花路周围机关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使我校生源急剧增加,教学班由原来6个扩大到8个,仍不能满足需要,有的班容量一度达到106人,班学额严重超员,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兴建教学楼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95年9月,学校成立了筹建教学楼领导小组,校长肖玉珍任组长,副校长肖平安任副组长,在以肖玉珍为首的建楼领导小组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下,此项工作得到了花园镇原镇长田松洲同志的大力支持,96年9月在花园镇原书记叶华、原镇长黄毅的亲自关注和镇领导陈福安、付友华的具体努力下,在以组长左楚成为首的教育组全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学楼终于破土动工,并于97年5月如期竣工。教学楼竣工庆典之时,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当时的招生范围主要在东城管理区和洪花路周围)和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花园镇党委政府征得县教育局的同意,将“牌坊中学”更名为“花园镇东城中学”,从此东城中学又掀开了新的更辉煌的一页。新建的教学楼一幢四层,面积1700多平方米,共有24个教室和8个办公室。东西两端的办公室呈椭圆形突出,中间的两座楼梯间呈三角形外突,于两端的椭圆形处在一条直线上,走廊外的十五根镶嵌白色瓷砖的立柱自下而上贯穿四楼,楼顶镶有金黄色琉璃瓦,使整幢教学楼外观雄壮、宏伟,既古色古香,又富有时代气息。三楼看面上的十六字校训词“文明向上、求知学真、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教室内墙壁洁白、窗明几净,每间教室装有电扇三台、日光灯六根,墙壁上挂有伟人画像、名人名言及【中学生手则】,并开辟有【学习园地】【表扬与批评】【求知与做人】等各种专栏,文化气氛和学习气氛浓厚。教学楼前面的三个花坛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极大地美化了校园环境,为教学楼增色添彩。
97年9月,花园镇中小学调整布局,将路东中学整体合并到东城中学,另外从全镇范围抽调了一大批骨干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此时调入东城中学的有副书记罗福民、副校长王勇锋、黄树华,教师有邓小毛、刘振华、刘新源、王绍洲、万丽萍、刘胜文、汪青霞、王兰英、邹军舟、徐金芳、张钦平、邱建华、刘金安、周艳、黄万锋等一大批。此时开设18个教学班,教职工近80人,学生1260人,从此东城中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期。98年扩大校园面积70亩,兴建了一个拥有400米环形跑道设施齐备的标准化运动场,98年10月成功的承办了孝昌县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装备完善了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档案室、打印室及其他功能室,98年11月迎接省人民政府“普九”验收顺利达标,99年3月两幢教工宿舍楼破土动工,10月门房改造工程启动,决策之科学,发展之迅猛,成效之显著,在孝昌县绝无仅有。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shengsheng99351
梧桐子看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xiaochang.html
微博网址:http://weibo.com/u/3843542533?s=6cm7D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