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的钟馗画

家乡区县: 安徽省灵璧县

    钟馗画是民间用于驱邪祈福,带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画。民间视其为降魔消灾之符图,被尊为“灵叛”。它是中国民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钟馗画扎根于民间,寄情于民俗,蕴雅于拙,寓美于丑,“土而不陋,俗不伤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自唐代起,灵璧人始画钟馗。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浸润,至2003年,灵璧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称号。灵璧画也被称为画中“活化石”。公元1915年,画家翟光远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荣膺金奖(世博会前身)。
2006年著名画家孙淮滨先生被授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钟馗画)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在全国“第四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又授予孙淮滨“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称号。他的钟馗画作品被评为“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2009年10月,孙淮滨先生钟馗图被评为“新中国国礼”,他也获得“国礼艺术大师”称号。

    探究灵璧钟馗画的渊源,最初由轩辕黄帝首创的驱邪傩舞中的方相氏衍化嬗变而来,是正气战胜邪恶的精神支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唐明皇梦钟馗捉鬼,诏吴道子绘钟馗,吴道子奉诏作画,“立笔图讫以进”,与明皇梦中钟馗“极 肖”。一方面说明吴道子画技高超绝伦,另一方面则说明吴道子与唐明皇心中都存在着一个能驱鬼的“钟馗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唐明皇梦中造出来的,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现实生活在其梦中的曲折反映。

    钟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潜在心理。它经历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图腾崇拜、祈禳行为正是源于先民们所共有的超自然力量存在的想像力。灵璧钟馗画是中华古老民族文化的载体,探之弥深,仰之弥高。它渊源于轩辕,肇始于盛唐,楚风唐韵,蕴藉大千。灵璧钟馗画冶民间画、宫廷画、文人画于一炉;融宗教史、民俗史、哲学史、美术史、文学史于一体,具有精神文化与审美功能的双重价值。在今天的审美趣尚里,其与文人画是一种互补共存融会贯通的中国艺术形态,因之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全球多元文化体系中卓具特色神秘幽深的一元。她在中国人民心理上永生,在世界美术大观园里熠耀生辉!

程艺伟(2014-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