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职教城

家乡区县: 毕节市七星关区

1 职教城情况 
为适应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高质量输出劳动力的需要,抢抓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推进试验区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实现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的根本性转变,毕节地委行署于2009年9月确定筹建”毕节地区职业教育城”
毕节职教城属于松林新城组团,位于毕节和大方县行政区交界处,距离毕节市和大方县均为15公里左右,毗邻新客站组团、机场组团和竹园物流组团,紧邻杭瑞高速立交匝道口、贵毕公路和飞雄机场,交通便捷,发展潜力巨大。定位于国家一流的职教产业集中发展区、贵州职教产业与城市功能共融发展的和谐新城、毕节地区教育相关产业共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地、毕节-大方中心城区北部人文、生态与休闲协同发展的集聚核。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万人。其中近期规划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万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06.71公顷。
职教城规划按照“一轴一心一环”来构建。综合服务轴以现状的河谷为基础,构建以生态绿化廊道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轴,以商业金融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等为主;公共服务中心选取内环路以内作为公共服务中心,辐射外围各个校区,为整个教育城提供集中大型的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构成教育城公共中心;教育环以绿化廊道作为各个独立学校的分区,以主干网进行便捷的联通。将教育设施分散布置在外围,达到共享共生的规划目标,使整个职教城区通过城市级共享服务功能与整个城市形成有机联系。总体功能分区包括公共服务区、 教育区、学生生活区、教师公寓区和生态控制区。
职教城由毕节地区工业学校、毕节信息工程学校、毕节广播电视大学、毕节地区财贸学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地区卫生学校、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和毕节地区体育学校等八所职业院校组成,初步形成了文理兼顾,服务业、制造业、文教卫生并重的专业布局;职教城毗邻毕节经济开发区和双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增强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以高新园区为基础,利于增强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2 选址和占地面积 
职教城选址位于毕节地区中部,处在毕节市和大方县行政区交界处,总用地面积10.82平方公里,其中,2011年—2015年的近期规划用地6.18平方公里,2016年—2020年的远景建设规模为4.64平方公里。
3 发展规模  
根据毕节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进入职教城的8所职业院校的建设计划, 2011—2015年的第一期工程50000人规模。其中民办职业院校师生规模9000人,公办职业院校师生规模41000人(教职工为2000人,学生为39000人)。
4 在校生规模支撑 
首期规模:毕节地区工业学校5000人,毕节地区信息工程学校3000人,毕节地区水利电力工程学校3000人,毕节地区财贸学校5000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5000人,毕节地区卫生学校8000人,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7000人,毕节地区体育学校3000人,合计39000在校生规模。
第二期工程在校生规模:毕节地区工业学校2000人,毕节地区信息工程学校2000人,毕节地区水利电力工程学校2000人,毕节地区财贸学校3000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5000人,毕节地区卫生学校2000人,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3000人,毕节地区体育学校3000人,预留民办职业学校15000人,合计37000人在校生规模。
5 首期工程投资概算 
毕节地区工业学校26515.6万元,毕节地区信息工程学校16266.4万元,毕节地区水利电力工程学校14890.4万元,毕节地区财贸学校15000.6万元,毕节职业技术学院45019万元,毕节地区卫生学校24830.6万元,毕节地区幼儿师范学校24209万元,毕节地区体育学校15018万元,合计181749.6万元。
6 首期工程资金构成 
BOT模式、BT模式融资;毕节城区学校原址土地和资产置换;向中央和省争取支持。
7 建设进度 编辑本段
2011年4月8日,毕节地区专家评估委员会原则通过《毕节地区职教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校园规划》。
2012年秋季完成8所学校教学主体工程建设,在职教城新校区开始招生。
2014年底:全面完成、完善职教基地功能设施建设。
2016年开始实施职教城第二期规划工程。
2020年力争职教城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 
目前,职教城8所院校一期工程及内部路网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9.9亿元人民币,拟于2012年9月实现部分学校招生,预计三年内建成。 

详情请访问我的能力修主页,只要你抓住时间,相信你就可以销售机会,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选择等待时间,你最终也只能做cryboy松松

销售机会(2014-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