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音乐中我最喜欢蒙古音乐,不仅仅是因为我也是个蒙古族人而且也是因为蒙古族音乐确有其特点和好处。喜欢蒙古音乐,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唱法和动听的琴声,更多的是被歌声传达的深情感动。
在蒙古族歌曲中,总是可以看到许多栩栩如生的画面:微风拂过宽广无边的草原,清澈安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辽阔通透的天空上鸿雁寂寞而骄傲的飞翔,蒙古人家又升起了洁白的袅袅炊烟;牧羊人高高地扬起马鞭,幸福的注视着珍珠般洒落地面的羊群;慈祥的阿妈站在树下静静的注视着孩子奋斗的远方;阳光流淌在兴安岭的白桦林间,如同时光被树叶分割成一个个瞬间都是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积淀铸就的淡定从容物化的不为外界所动不被世俗所扰的自然粗犷的柔情。
坚强的蒙古民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所以既有奔放豪迈的情感又有对家乡和安定的向往;如今,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不再需要漫天风沙中金戈铁马的为自己开疆扩土,也不再需要听天由命只为生存四处漂泊,所以,在蒙古族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出对家乡真挚的爱意和对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的珍惜眷恋,对白发苍苍的父母双亲和追逐幸福的朋友的祝福和思念,还有对心上人毫不掩饰的赞美与仰慕;同时游牧民族深藏在血液里独有的忧伤气质也成就了蒙古族音乐若隐若现的伤感和深沉——乐观的忧伤是蒙古族音乐总是最能打动人的部分;而真正出色的蒙古歌者不会以耀眼的造型炫目的舞步层层过滤的录音效果吸引听众,简单的旋律用情的演绎就足以唱出珍藏的心事,就像齐峰、玛希、莫尔根、哈琳、额尔古纳乐队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等等,还有我不知道的草原歌手,这些空灵的、浑厚的、沧桑的、深情的的、纯净的声音,美丽了蒙古族音乐的世界。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
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历史上看,蒙古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3世纪初以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过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高原上的诸多蒙古部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随着民族共同语言与生活习俗的形成,蒙古人所操场方言与区域性音乐风格,经历了一场“由多而少”的发展过程。原先数十百计的方言与诸多区域性音乐风格,逐渐趋势于削弱或消亡。元代近百年之内,蒙古音乐统一的民族风格基本形成,但其中又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地区风格:即中部音乐风格区、东部科尔沁音乐风格区、西部斡亦剌惕(瓦剌)音乐风格区。从宏观上说,明、清以来蒙古族音乐的所谓地区风格,不过是上述三种音乐风格发展嬗变、分化整合的结果罢了。元朝灭亡之后,蒙古族音乐的地区风格,又经历了一场“由少而多”的演变过程。达延汗时代结束后,蒙古汗权再度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崛起,蒙古草原重新陷入了诸侯混战,长期分裂的局面。
由此,音乐上统一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削弱,而地区风格则随之勃兴。诸如永谢布、乌梁海等蒙古部落,当时均十分强盛,有其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后来或因战败,或同化于其他部落,这些部落的音乐风格便逐渐消失了。
蒙古族音乐地域性风格的最终形成,大体是在清代中期。清朝征服蒙古以后,统治者对蒙古实施隔离政策,“分而治之”。故蒙古族音乐的地方风格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清朝覆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动荡,塞北草原亦卷入了大变革的浪潮。在新的形势下,蒙古族音乐的地域风格受到猛烈冲击,再度出现了“由多而少”的发展趋势。直至晚清,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大体形成了五个基本风格区和三个派生风格区。这八个地域性音乐风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尚未出现根本变化。
蒙古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调式问题素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鲜明特色,往往通过某些独特的调式体现出来。诚然,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其调式思维的基础是五声音阶。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并非只适用于汉族音乐,而是概括了我国乃至亚洲诸多民族音乐的调式规律,包括蒙古族音乐在内。然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只是研究蒙古音乐调式的基本框架,而不是现成结论。何况,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除却五声音阶之外,还存在着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乃至蒙古族固有的一些特殊调式。但它们赖以发生的律学依据,不是西洋的“十二平均律”,而是中国的“五度相生”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西洋调式理论。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无愧为蒙古族音乐之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