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家乡区县: 都江堰市

摘要: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

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

256

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个“生

态水利工程”对周边农业及农业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字:都江堰,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生态水利工程,农业环境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

相互

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

、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

,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

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

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

是人工引水渠道,

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是对水流季节性分配的重要部

分。水量大的将大量水引入外江;水量少的时候就将大量水的引入内江。合理方便灌溉。

2

、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

,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

沙堰”

,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

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

它还会自行溃堤,

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

作用是“飞沙”

,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

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3

、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

"

节制闸

"

作用,

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

是湔山

(

今名灌口山、

玉垒山

)

伸向岷

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

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

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

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

虎头岩的一部分。

宝瓶口极大的利用当地的地势,

对当地的环境,

尤其是农业环境无太多负

面影响;

同时很好的控制水量,

调节了水对当地环境的时间性影响,

有利于当地农业及日常

生活的发展。

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

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

、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

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

境。都江堰创造出了良好的农业环境,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率。这就是日本学者所说的

“水

的生产效率”

。都江堰的功能和效率,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水的生产效率”

都江堰工程主要解决农灌用水,

引水、用水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农业用水,

主要在春末

初夏,

此时是一年中雨季开始的季节,

是岷江上游水源岷山积雪开始融化的季节。

都江堰渠

首以上,积水面积达

25820

平方公里,岷江每年来水量

150.82

亿立方米,千里岷山雪终年

不化,更是天然水库,水源丰富而稳定。李冰修建都江堰,亲自考察至氐道(今松潘)

,了

解到岷江上游的旷野和雪山有丰富的水源,

考虑到岷江枯水期、

洪水期与农业灌溉用水不相

违,也就不须修坝潴水。这是天成和人需的统一。

都江堰除了渠首工程之外,还有内江总干渠、江安河、杨柳河、牧马山灌渠、走马河、

徐堰河、清水河、沱江河、府河、东风渠总干渠、毗河、柏条河、蒲阳河、青白江、人民渠、

黑石河、沙沟河、三合堰、西河、通济堰等

19

条渠系,

37

条干渠、总长达

3550

公里的分

干渠

60

条;

还有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支渠

272

条,

总长达

3627

公里,

灌溉面积在千亩至

万亩的斗渠

2848

条,

总长达

11847

公里,

灌溉面积在千亩以下的农渠

34868

条,

总长

23172

公里,涉及幅员面积达

21700

平方公里。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范围之广。

四川的很多地方都渗透着都江堰的水系。

因此,

文中论述时将反复提到的不仅是都江堰,

还有四川,

我们是把都江堰放大到四川这样一个地域范围内来谈论的,

因为在四川很少有地

方没有受到都江堰的恩惠,何况,整个“天府之国”都是由都江堰所造就的。可见都江堰对

四川的农业环境的影响作用之大。

参考文献:

[1]

冯广宏

.

《因水而兴—世界奇迹——都江堰》

[M]

四川:

巴蜀书社

2004-8-1

120

[2]

谭徐明

《都江堰史》

[M]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2-1

273

[3]

蒲郸名

.都江堰传奇

[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12-1

431

Ditto(2014-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