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新石器时代古老蜀族已经开始在都江堰地区活动。
l
大约公元前两千多年,古蜀国建立,都江堰为其文明中心之一。
l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蜀王开明治理水患,领导了对宝瓶口的开凿。
l
秦惠文王时灭古蜀国,把四川设为蜀郡,都江堰地区称湔氐道。
l
一般认为,公元前
256
年前后,李冰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以分水堤、溢
洪道、宝瓶口为主体的渠首工程最终完成。
l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后人在其西
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l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143
年)七月一日,张道陵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历时
13
年,于汉桓
帝永寿二年(
156
年)在青城山羽化。葬于第三混元顶。青城山自此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历代龙
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天师张陵扫墓。
l
蜀汉时都江堰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
l
建兴六年(
228
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
兵丁
1200
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
之先河。
l
西晋徙都安于今聚源镇导江村,在都安旧治(今灌口镇)置晏官县。
l
刘宋时期,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
l
南齐武帝永明元年(
483
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域置齐基
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
l
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
l
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年),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
l
北周天和四年(
569
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徐渡乡古城村),属键为
郡。
l
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年
)
,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
l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
年
)
,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
l
唐高祖武德六年
(623
年
)
,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
l
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
年
),
改清城县为青城县。
l
前蜀武成元年
(908
年
)
,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
l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
(993
年
)
二月,世居味江的青城县茶农王小波、李顺率众起义。在广大人民
群众的支持下,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盛时达数十万人。曾经攻占了以成都为中心,东到巫峡,北到
剑门,南至戎州、泸州的广大地区。
l
元世祖至元年间
(1264
年~
1294
年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
20
余日抵
成都,游览了都注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
,川中多鱼,船
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l
明太祖洪武九
(1376
年
)
年,降灌州,为灌县,十年(
1377
年)撤祟宁县入于灌县,十三年
(1380
年
)
析出复置崇宁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