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
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
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
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
是中国古代
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
2260
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
更
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
“古为今用”
、
硕果仅存的奇观。
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
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
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
都因
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
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
东南低的地理条件,
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
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
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
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
2250
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
的效益。
2
、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
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
飞沙堰泄洪道、
宝瓶口引水
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
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
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
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
自动排沙、
控制进水流量等问
题,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
完整、
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
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
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
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
系统,
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
引水灌溉的能
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
放后,
又增加了蓄水、
暗渠供水功能,
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
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
充分发挥水体
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
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两千多年前,
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
世界绝无仅有,
至今仍是世
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1872
年,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Richthofen
1833-1905)
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
1986
年,国际灌排委员会
秘书长弗朗杰姆,
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
对都江堰科学
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
1999
年
3
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
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
2000
年联合国
"
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