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大河村遗址

家乡区县: 郑州市金水区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的东北部、107国道和连霍高速交汇处的东南隅,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面积40万平方米。1972年—1987年遗址曾先后发掘21次,出土大量房基、窖穴和墓葬,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500多件。发掘表明,先民们曾 经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

房基F1—4为两面坡式的排房建筑,是我国仰韶时期房屋中保存较好的一处。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钵、SX纹彩陶罐等是中原仰韶文化彩陶艺术中的瑰宝。彩陶上出现的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1986年,大河村遗址在考古发掘基础上建成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现在展览内容共分《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大河村遗址文物陈列》、《模拟村》、《陶艺馆》四部分。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的东北郊,是一处包含有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1972-1987年间,先后进行过21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5000平方米,共出土各类房基47座、窖六297座、墓葬354座,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 陶、石、骨、蚌、牙、角、玉等不同质地的各类遗物3500件。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 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1984年,成立大河村遗址保护管理所,1986年大河村遗址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更名为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 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 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共计1900多件,三级品以上的有229件。藏品中以仰韶文化彩陶最具特色,数量较多。其中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钵、X纹彩陶罐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艺术珍品。另外,还收藏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图像彩陶片。

wm23FK0RMQLG(2014-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