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美食---菜豆腐节节

家乡区县: 汉中市汉台区

菜豆腐节节是汉中略阳一种最常见的民间家常饭,如同汉中面皮,核桃饼、麻辣鸡、腊肉一样,倍受当地人民的青睐。

汉中菜豆腐节节,其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它是当地先民就地取材,以适应山区艰苦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环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饮食品种,及长期培养起来的饮食口味习惯。它也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山区民俗文化的体现和载体。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山民们的菜豆腐节节也走出了寻常百姓人家,走进了现代市场,走进了豪华餐厅,也溶进了人们情感的深处,成为汉中普及最广、食客最多、也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风味小吃。

做菜豆腐节节的方法:第一环节,先要把当地产的上好普通大豆,用清水泡上,如果时间紧,也可以随时用温水浸泡,待大豆完全泡胀之后,先用石磨或用打浆机将大豆打磨成豆浆(正宗的是用石磨磨成浆),过滤掉豆渣,然后将豆浆倒进铁锅用大火加温,待豆浆烧的要开未开,要沸未沸时,在豆浆锅内点上山区特别的浆水菜的浆水,这时白花花的豆浆立即就会收敛集拢,变成一层厚厚的嫩嫩的白白的豆腐,然后继续在锅里煮上四、五分钟之后,豆腐就会变老变硬,这时用漏勺将其连汤带水的捞起放进溶器里待用。第二环节是,将黄灿灿的包谷面用点清捞过豆腐的清香新鲜的浆汤和一番,逐渐加进白生生的麦面揉擀,这样擀节节面条才会柔而不断,光亮润滑,清香扑鼻,吃起来劲道。擀好后的面条,切成多半尺长的一根一根的节节,下进已烧开的浆汤锅里,待节节煮熟,盛进碗里加进浆汤、用铲子或勺子将先前准备好的豆腐铲上几大块放进浆汤锅里几浪之后,放在碗里的节节之上,这时一碗黄灿灿象金,白嫩嫩如银,热气腾腾又似云蒸霞蔚一般美味可口、色香味具全的菜豆腐节节就可准备上桌入口了。

菜豆腐,菜豆腐,只有豆腐没有菜,那怎么能称为“菜豆腐”呢?先别忙着吃!做好菜豆腐节节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吃菜了。先要另拿一只小碗碟,自己上前亲自夹盛自己喜欢吃的各种凉拌菜,当地人把它叫着“菜碟子”。当“菜碟子”夹好后,就可以放在桌前,一边吃面吃豆腐,一边吃“菜碟子”。人们把这种不同与一般面食调菜加盐和酱油醋的吃法,叫着“下着吃”或“就着吃”。

菜豆腐节节要得好吃,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菜碟子”味道要好,花样品种要多。“凉拌豆芽、泡菜、浆水菜、土豆丝这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随着四季的变化,还可吃到莴苣丝、江豆、黄瓜、洋葱、韭菜、西葫芦、芹菜、白菜丝、萝卜丝、茄子丝、小葱等等,这些小菜青的青,绿的绿,紫的紫,白的白,碧的碧,红的红,摆在一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像一幅抽象派油画,绚丽动人,诱人遐想无穷。就说辣子一种,就会做成红红的蒜辣子,青青的炒辣子,绿绿的轧辣子,油油的菜拌红辣子等多种样式,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要。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喜欢吃多少就夹多少,吃了不够再去夹。吃到最后,可以将剩下的“菜碟子”倒进碗里,顿时你的碗里就会变成五彩斑斓的世界,格外好看,这时再往碗里调一点盐,搅拌几下,连菜带汤带豆腐的喝下去,就如同又吃了一碗爽心的豆腐脑一样,酸中带咸,咸里带辣,辣中有香,香飘入鼻,沁人心脾!汉中人总结说这是“菜豆腐调盐等于过年”,其美香之味足可略见一斑。

营销辣子妍(2014-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