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蚁桥在广水市原应山县城南郊。是古人为纪念宋庠、宋祁以竹渡蚁而建,故名。
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们兄妹讲宋朝四贤的故事:二宋少年时被父亲送到应山南门法兴寺读书,而在法兴寺设帐受徒的则是二连的父亲连舜宾先生。是时连舜宾也有几个儿子跟着自己在念书。
据传,“二宋”在法兴寺读书时,突遇大雨,兄弟俩看见学堂门前的蚂蚁窝被大雨冲刷,蚂蚁们正纷纷逃命,他们连忙找来竹片 放在水中,蚂蚁们一下子全聚在竹片上......这件事刚好被庙里一和尚看见,和尚盛赞他们,也觉得他们兄弟日后会大有作为。后来二宋进京应试,宋祁有一个字写得不到位——我父亲讲的是宋祁的“马"字的四个小点没写完,结果一个蚂蚁老是在四个点的地方趴着;而另外一个版本讲的则是蚁字的一撇不到位,有个蚂蚁就在这个撇的地方趴着。
总之是蚂蚁给宋祁解围了。阅卷老师很是费解,就询问他们兄弟,在蚂蚁身上积过什么阴功。兄弟俩把小时候引蚁渡水的事说了出来,老师恍然大悟。这就是“蚂蚁念恩集而成字,助兄弟大魁”的来历。
后人就在法兴寺旁边建桥,明洪治八年又在桥南立渡蚁坊三楹,清代知县叶震亨书写“宋公渡蚁桥”五字,并立碑于桥侧。“引蚁渡水”是应山本地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 二宋本是河南纪县人,是随其父亲在应山读书而出仕的。二宋之小宋——宋祁(998~1062)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
天圣二年(1023)与兄宋庠(996一1066)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正是
渡蚁桥前散落花,文笔峰傍数人家,
涓涓汶水东流去,邑人闲坐话宋娃。
欢迎你来寻找那些历史的痕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