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7年(咸宁三年),晋武帝下诏封羊祜为南城侯,设置相的官职,与郡公同级。羊祜坚辞不受,帝许之。
羊祜每逢晋升,都十分诚恳的退让,因此名德远播,朝野尊仰,都以为他应该居于宰辅之位。晋武帝当时正有兼并之志,要依仗羊祜来主持东南的局面,所以搁置了请他入相之议。
同年冬十二月,吴夏口都督孙慎侵入西晋边界,掠走弋阳、江夏等地上千家人口。羊祜没有派兵进行追击。事后,晋武帝派人追查原因,并打算移徙荆州的治所。羊祜说:“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昔魏武帝置都督,类皆与州相近,以兵势好合恶离。疆埸之间,一彼一此,慎守而已,古之善教也。若辄徙州,贼出无常,亦未知州之所宜据也。”使者不能诘。
公元278年(咸宁四年)八月,羊祜染病,请求入朝。返回洛阳正逢景献皇后羊徽瑜去世,羊祜十分悲痛,病情更加严重。晋武帝下诏,命他抱病入见,并让他乘坐辇车上殿,不必跪拜,备受优礼。羊祜则再一次向司马炎陈述了伐吴的主张。[21]后来羊祜病重不能入朝,晋武帝专门派中书令张华前去咨询方略,并要求羊祜带病伐吴,羊祜婉言拒绝。
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岁,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羊祜死后,举天皆哀。晋武帝亲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武帝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冰,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荆州百姓在集市之日闻之羊祜的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吴国守边将士也为之落泪。可惜羊祜无子,以兄发子篇奉祜嗣。
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为“门” ,另把户曹也改为辞曹。
晋灭吴的战争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羊祜虽然没有亲自参加这次战争,但他为规划、准备这场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
羊祜生前有很多著述,有名的有《晋书·羊祜传》记载的《老子传》和《请伐吴疏》,另外他还受命修撰《晋礼》、《晋律》,对晋朝典制创立多有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