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寺,位于大新镇西2公里,娘娘顶山下,国有林场边,它始建于隋朝(公元606年前后)传说隋二代皇帝杨广之妹杨兰英(号称隋阳公主),她见兄王荒滛暴政,独断专行,天下民不聊生,老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公主苦劝杨广,隋炀帝不但不听,还斥责妹妹不该吃内扒外,反对自己。公主一气之下,策马而去,不知走了多久,来到这座山上,出家为尼,她建庙宇,广积善事,深受四周百姓的拥戴,由于隋阳公主的到来,从古至今,无不为此山披上一层神祕的色彩,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公主,在她走过的山,被称作“娘娘顶”。
山下经她所建的庙宇,称为“清风庵”。此处背靠青山丛林,山势巍峨迭嶂,座西向东,一片开阔,背面小河,流淌向东与环河交汇,在东汉时期,被称为“平陵新市”,是南北兵家商贾必经之地,那时称作“官道”,俗名改称为“大新店”,街北常设有“驿馆”,专供南来北去的“官客”住宿,东汉名将马援将军,因率死于此,曾“草葬城西”,直到今天仍留下古碑,名为“伏波仙乡”。这里鄂豫相交,古今交通便利,在青峰寺南三公里之遥曾建一座“白云寺“。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30年)道家在这里改建为“清风观”,即“清风一吹白云散”之意,可见这是一块肥沃的风水宝地。直至清代,农民起义军,有一支叫捻军的队伍,曾在这一代活动,与清军对抗,清朝地方政府为了消灭这支队伍,惟恐“清风观”窝藏“捻贼”,于是一把大火将庙宇烧毁,一瞬间,庙宇变成废墟,直到清朝同治年间,(即1863年)四乡村民再次捐资,重整了庙宇,由于主持的多是僧侣,于是将“清风观”改为“青峰寺”。
这里虽不是名山古刹,却有别居一格的奇妙佳景,凡是到过寺中的游客,无不有“人在花中走,身在画中游”之意境。更值一提的是经过改建后的青峰寺大院焕然一新。“罗汉堂”、“观音殿”以及“大雄宝殿”异彩纷呈,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右侧长廊经我镇已故民间美术艺人万振涛先生历时一年的时间苦心绘制的53尊罗汉图惟妙惟俏,栩栩如生。我是吴清,我为大悟代言,带你走进不是古刹却胜古刹的青锋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