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镇镇位于浠水县西南部,面积223.5平方公里,有耕地84318亩,其中水田61017亩,旱地13494亩,临时性耕地9767亩。2008年,辖85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农科所,779个村民小组, 35005户,133383人;人口出生率为9.31‰,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5.57%。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29.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13亿元,农业总产值32604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914亩,总产49179吨;油料65386亩,总产8916吨;种植业产值3293万元。淡水养殖面积11245亩,水产品产量2491吨,渔业总产值2660万元。全年造林3315亩,年末拥有林地面积34080亩,森林覆盖率达19.46%;水果总产497吨,林业产值1446万元。年出栏猪12916头,家禽167818只,年末大牲畜存栏3804头,猪存栏13048头,畜牧业总产值5205万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256千瓦,农村用电量1252万千瓦时。全镇有乡镇企业413个,从业人员15100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6.2亿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人4120元,比上年增长700元。
(一)、工业发展情况
巴河镇是历史有名的工业重镇,在解放初期,这里曾出现过蔑业社、绳业社、林业社、铁业社、理发店、缝纫店、利民修理店(钟、表、鞋、锅)。60年代初由蔑业社、绳业社、缝纫店、利民修理店(钟、表、鞋、锅)组成联合厂,1974年联合厂改制成巴河锁厂,后又改成化纤厂,90年代初破产。巴河瓷厂、电瓷厂、粉末冶金厂、羽绒厂、农机厂、浠水船厂等企业在当时为巴河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后来因多方面原因导致停产或破产。
黄河黄砂生产是巴河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要由马骑山村、洪峰村、江洪村、青鲜村、西河街等村村民参与生产经营,有浠水县黄砂管理站、洪峰黄砂站、滨江黄砂站、江洪黄砂站等黄砂储运单位。马骑山村水上运输船总运力为全县之最,2007吨总运力达到20万吨。
巴河是建筑之乡。华都建筑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建筑企业,由原巴河建筑公司和巴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于2001年改制合并而成。公司在董事长余朝鹏的管理下,成为拥有固定资产达540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各类高中级管理人才289人的国家二级资质的建筑企业。2001年后公司先后被湖北省政府、省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湖北省建筑行业协会评为全省建筑行业“先进企业”、被武汉市建委评为“AAA”信誉企业、被黄冈市建设局评为外埠建筑市场“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二)、巴河农业生产情况
巴河镇是浠水县农业生产大镇,巴河的水稻、油菜、棉花生产在全县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稻生产上,解放初期由本地的“黄米粘”改为由广东引进的“矮脚南特”,产量由原来的100-150公斤增加到300公斤,总产实现翻番,这一改革历时近3年。从1959年开始试种双季稻,由一季种植,一季收割改为两季种植两季收割,称单季改双季。早稻品种“连堂早”,二季品种为“猎帽促”、 “十月红”,实现双季单产突破500公斤,总产增加60%,这一阶段改革历时5年。从1965年开始试种晚粳,实行籼稻改粳稻,改晚稻品种“十月红”为“农垦58”为代表的粳稻品种。由于品种独特,粳稻品种可以颗粒归仓,减少浪费,从而增加产量,这一改革历时5年成功。从1974年开始试种杂交稻“南优2号”,从而使粮食生产走上了新的起点。历时10年试验示范,使粮食单产实现双季双千斤,使杂交稻在巴河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生效。
油菜生产上,由解放初期白菜型油菜改为甘蓝型油菜,历时10年,单产由40公斤增加到70公斤。在种植技术上由直播改为移栽,单产由70公斤提高到90公斤。1973年后,由常规油菜改为杂交油菜,历时10年,单产由9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1983年开始试种低芥酸油菜 (单低油菜),历时10年,单产由12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且菜油食品质极大的提高,有害物质低于5%。1993年试种双低油菜,历时十几年,单产由160公斤提高200公斤,有些超高产品种单产可达250公斤,把油菜籽品质提高到了极点。
棉花生产上,由陆地棉到海岛棉到杂交棉到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单产由解放初期的十几公斤提高到现在的两百公斤左右。
巴河是渔业生产大镇,基础生产条件优越,产业优势明显,水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全镇有2个镇办渔场,从事渔业生产1175户,渔业人口43052人,渔业劳力1526人,养殖水面17850亩,(其中:湖泊6161亩,精养鱼池4162亩,塘堰6358亩,水库456亩,坑挡293亩,港沟420亩),2008年年产鲜鱼900万斤,产值达2600万元。
巴河畜牧业生产于1990年后才涌现出一批专业养殖大户,至2008年,全镇养猪大户有13户,其中万头猪场1个,万只鸡场3个,养鸭万只以上有1户。
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abc.wm23.com/GM1994022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243138
微博http://weibo.com/u/397324313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