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黄海之滨有这样一个小县城:在广阔无垠的南黄海滩上,随着潮水的落去,一群赶海人有的肩扛着铁刨子,有的手拎着网兜,涌向这一天出一头“金牛”的大海。他们不分早晚只随潮起潮落。你远远的可以听见他们劳作时的欢笑声,那纯朴的笑声在这静静的沙滩上犹如天籁,勾起你的好奇奔向无垠的大海。
我爱这里,我爱生我养我的这里。是的,这里就是我的家乡——如东!她是镶嵌在中国最发达经济区域——上海经济区东北翼的一颗璀灿明珠。她东临南黄海,南靠长江口,西接苏中平原,北边欧亚大陆桥。苏通大桥的建成使她成为上海两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加工基地。拥有10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104万亩滩涂和1872平方公里的平野沃土,总人口111万。 如东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县份之一。改革开放,让世界了解如东,更让如东走向世界。以其丰富的物产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客商来如东投资兴业。
每每和人谈起家乡,我都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吃海鲜!说起海鲜当然要介绍下这“天下第一鲜”,也是我的最爱。此乃何许物也呢?不卖关子,它便是文蛤。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此物顿觉鲜美异常,便御赐其名“天下第一鲜”。文蛤也不负这天下天下第一鲜的美誉,其外形如彩色扇状,肉质鲜嫩爽口,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食用文蛤,有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色彩斑斓的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装盒,也可制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艺品,供人欣赏,收藏。
文蛤的食法颇多,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或斩成肉泥,煎成饼。特别是近年来,如东制药厂将其开发成粉剂精品,冠名为“天下第一鲜”,蜚声海内外。
生在海边的人习惯了现炝现吃,他们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腌制少时,再洗净,佐以烧酒、麻油、酱油、醋、生姜、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可异乡人看后无不瞠目结舌、唯恐避之不及,但来久了,也经不住诱惑。看着一口吞下几只大有几分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了。
光说吃,大家一定要问我:这文蛤是怎么从海里捕到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只用双脚踩文蛤,将海滩上的沙泥踩活后,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后用手一只只地拾进网兜。人们边踩文蛤边说着、笑着、唱着、充满着诗情画意。近年来,南通市旅游部门将滩涂踩文蛤作为专项旅游活动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为国内外独有,融观赏、运动、风味平常于一体,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南黄海上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家乡之美是说不清道不完的,也许我的描述还不够吸引力。但是我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风景。将来无论我走在何处只要我们相识,我一定会带你领略家乡的风景,家乡的味道,她比这里的字词句更有味道——你也会爱上我的家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