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介绍
甘州区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2 建设发展
图片
全区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98公里,辖一区10镇12乡5个街道办事处,244个行政村,1986个社,78个居委会,总面积达4240平方公里,总人口48.68万人,有耕地面积68万亩,可开垦
宜农宜林荒地7 5万亩。是张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全省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和省级文明市、小康市,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体育工作先进县市、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9.0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1992年8月12日和2000年6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两度视察张掖并亲笔题词,大大鼓舞了甘州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3 交通网络
甘州土地广袤,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盛产80多种农产品和名贵中药材,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境内交通便利,兰新铁路和312、227国道横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军地两用机场可起降各类飞机。电力充足,邮电通信方便快捷,西、兰、乌光缆贯穿全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已初具中等城市框架。城乡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采矿、电力、冶金、医药、化工、机械、造纸、建筑建材、酿造和粮油加工等工业群体。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已发展到34处,形成了连接城乡、沟通内外、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4 自然地理
图片
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39°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东连镍都金昌,西接古郡酒泉。内地,西通新疆,南出扁口与唐蕃古道相交,可达青藏高原,北出镇夷峡,沿居延古道,可抵蒙古大漠,历来为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黑河、山凡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等河流贯穿而过,年径流量2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2亿千瓦,地下水储量10亿立方米。平均海拔1474米,属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3-120毫米,蒸发量2047毫米,日照时数3085小时,无霜期138-179天,具有日照时间长、发行量发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5 历史沿革
据文字记载
古甘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年历史。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北凉沮渠蒙逊建郡至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因甘泉清洌而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隋唐在甘州设立交市、西夏在甘州发迹崛起。
兵家必争之地
元始祖忽必烈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甘肃省”首字即源于此。清为甘肃提督统军驻地。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两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播下了星星火种,建设了“中共甘州中心县委”,1949年9月19日张掖解放,9月25日张掖县委、县政府诞生,古老的甘州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在张掖设专区,地级市,1961年恢复县制,1985年张掖撤县建市。2002年3月1日撤市设甘州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甘州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张国臂腋,以通西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置西凉州,领张掖等7郡;西魏废帝三年,改西凉州为甘州,领张掖(辖永年县等4县)、酒泉2郡,始有甘州之称,“甘肃”首字即源于此;隋朝开皇17年,改永年县为酒泉县,大业初年改酒泉县为张掖县,始有张掖县之称;元朝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甘州;明代甘州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治所;清代,张掖是甘州府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置张掖分区,张掖县为治所;1985年,撤销张掖县,成立县级张掖市,2002年6月,撤销县级张掖市,设立甘州区。甘州自汉唐以来即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掖并亲笔题写--“金张掖”;2000年6月18日,江总书记第二次视察张掖并再次题写“再铸金张掖辉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据记载,原有的寺观、楼宇、殿堂、祠塔等古建筑有300多处,曾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处处”的赞誉。原始遗存、月氏遗址、汉代墓群、明朝烽燧,揭示出古甘州的文明历程,隋代木塔、西夏大佛、明代钟楼、绝世金经,折射出古甘州灿烂的文化。5000年历史留下了甘州人民的民族之魂,六百里山川造就了甘州人民质朴豪放的民族个性,加上融南国秀色与西北风光为一体的旖旎自然景观,汉、回、蒙、藏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6 行政区划
甘州区辖5个街道、11个镇、1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东街街道、南街街道、西街街道、北街街道、火车站街道、梁家墩镇、上秦镇、大满镇、沙井镇、乌江镇、甘浚镇、新墩镇、党寨镇、碱滩镇、三闸镇、小满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长安乡、靖安乡、明永乡、平山湖蒙古族乡。
汉置张掖郡。据《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地处张国臂掖,故云张掖。隋置张掖县。1958年改为张掖市,1961年复改县,1985年改为市。
2002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6号):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
2000年,张掖市辖7个街道、7个镇、15个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