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阳信是中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县,是山东改革开放试验区。阳信是中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畜牧百强县,中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
一、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117.52,北纬37.26-37.43,县境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48.5公里,总面积792.49平方公里。
地势地形
阳信县属于黄河冲平原。县境西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倾斜,微坡起伏,形成了缓岗,微破平地和浅平洼地相见的地貌特征。县城内土地以轻、中壤为主,且土层深厚(8米左右)。阳信县土地总面积为118.8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9万亩,耕地面积70.6万亩。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境内耕地4.67万公顷,全部由潮土类土壤所构成。其中潮土有3.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缓岗及微破平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小麦、玉米、果树等。褐土化潮土有3033公顷,分散于缓岗之间,其性能好于潮土,适种棉花、粮食等作物。盐化潮土有1.37万公顷,多处于浅平洼地的边缘和微坡平地的中下端,多为轻壤和沙壤。性能松散,通透性强,但因漏水漏肥,地力轻薄,宜种杂粮、棉花及膨根性作物。滨海潮盐土有1173公顷,处于浅平洼地,地下潜水位高,长期县盐碱,自然植被不多,今经科学改碱及综合治理,已能种植多种抗碱性作物。境内河流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排灌体系。
气候
阳信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年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1.5℃,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年均日照时数为2704.2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65%,光照充足。阳信县境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不均匀,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67.7毫米,1月最少约3.8毫米,7月最多约为191.6毫米。
二、人口
阳信县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12年人口出生率为12.3112.31‰,人口死亡率7.86‰,人口自然增长率4.45‰。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45.23万人,比上年增长156人。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557131562/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557131562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7624330.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