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西青区紧紧围绕和不断深化“以科技为先导,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顺应发展大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全区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扶农政策,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随着全区渔池、蔬菜、果品、花卉、肉鸡、奶牛、无公害蔬菜、南美白对虾等优势农业示范基地的相继建立,随着全区农业节水灌溉率、农业综合作业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田林木覆盖率达到或接近农业现代化标准,人们看到的是满眼春光、希望无限,一个生机勃勃的西青农业正走在金色的田野上!
为重振西青工业雄风,再创西青工业辉煌,全区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配套等具有西青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成为了增加群众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区瞄准城郊型经济,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精心打造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人乐、万客隆、物美、大润发,一批大型知名零售企业纷纷来这里落户;全区三大物流基地辐射全国,沟通着大江南北;西部新城、世纪新苑、华苑新城,十几个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档次较高的新型商品房小区如雨后春笋;以杨柳青古镇为代表的人文古迹和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充分挖掘,民俗旅游正作为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日趋火爆;宁发集团迈出家门求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开发建设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了7.4公里世界最长的单循环式高山客运观光索道;修建了15公里长、九十九个弯道世界最险的盘山公路。他们还在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南三亚市大东海投资建设了五星级新金陵度假村,成为全区首家异地开发旅游业的企业。
全区把扩大开放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狠抓软硬件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西青开发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九大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各街镇工业园区建设了汽车零部件、轻工产品、金属制品、精密机械制造、石化循环经济等五个产业密集区。全区初步形成了开发区为龙头,以街镇工业园区为依托“众星捧月,交相辉映”,全方位、大开发、大开放的崭新格局。
八年来,西青经济成就辉煌。“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开放式经济新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均走在全市前列。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效益高于速度的良好势头。预计到2006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6亿,是1997年的2.92倍;全区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是1997年的10.5倍;区级可支配财力达到20亿元,是1997年的10.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91元,是1997年的2.28倍。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西青今后的大发展、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在全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让群众切实从发展中享受成果、得到实惠,西青区大力推进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致力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区城镇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多年来,西青区委领导班子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上级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艰辛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历史的巨变。西青的巨变,是全区上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韧不拔、勇于发展的结果;是全区上下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敢于争先,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的结果;是坚持正确思想、工作路线,科学把握大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结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结果,是全区上下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凝合力,创造和谐社会环境的结果。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九、十次全会精神,面对中央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建议这一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机遇,西青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确立了今后五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构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和谐西青总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今后五年,要努力把西青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先进地区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实现地区生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翻一番,而且要力争提前翻番,一个发展无限、魅力四射的和谐西青正在津西大地上崛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