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米饼在藤县家喻户晓,自制糯米饼来吃或送礼是太平镇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时代的发展,食品丰富多样和生活的丰富多彩,许多人懒于花时间制作糯米
近两年来,懒于制作的人们又怀念起太平米饼独特的风味来。年节时在家庭作坊订购太平米饼往往要提前一个月多,有时也难得到。为满足市场需求,许多专门从事制作太平米饼的加工作坊应运而生。位于太平镇上元街古老的骑楼城当中的萃香食品厂,是成立较早且口碑颇佳的一家。走进萃香食品厂里,迎面看见几名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员工正在忙碌地制作糯米饼,工作台上摆放着糯米粉、花生仁、芝麻、葵花籽、水晶肉等材料和刚印好的糯米饼。旁边墙上挂着的一块小黑板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有许多订购月饼顾客的名字、糯米饼的数量和交货时间。一个中年人正微笑地拿着手机,一边说话一边用粉笔往小黑板上书写订货人的名字和糯米饼的数量。他是萃香食品厂新一代的当家人黄金松。今年已32岁的黄金松老板自小随父亲从太平镇健安村来到镇上。改革开放初期,父亲黄海钦开了这间以制作月饼为主的“萃香食品厂”。2007年开始,父亲把厂子交由黄金松打理,黄金松顺应时代发展,除了在中秋节期间生产月饼外,每年从10月至第二年4月生产糯米饼。 萃香食品厂制作的糯米饼,以用料讲究、馅多皮薄、口感香甜著称。光是选料就颇费心思,选用的是本地产的糯米、花生仁、芝麻、瓜子仁、水晶肉、花生油等材料,没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在制作糯米饼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除了糯米粉是用打粉机碾出的外,所用的饼馅和糯米饼的成型都是用纯手工制作。 黄金松老板说,他们做的糯米饼很受大家的欢迎,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县内城乡,部分远销梧州、桂林、南宁等地。他们厂里请有6个师傅做工,但还是忙不过来。厂子每日生产出的6000多只糯米饼基本卖完,顾客必须提前订货才能购买到。正说着,太平镇国税分局职工吴大姐打来电话说:“前段时间我买了你们厂的糯米饼送给朋友吃。他们都说很好吃,叫我再帮买。你给我准备好120包糯米饼,过两天我来拿。”黄老板在小黑板上写下了订货的内容后,告诉笔者,“我们的糯米饼以品质取胜,一传十,十传百,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对于未来,黄金松踌躇满志,他说:“我们正在向国家申请食品安全质量认证,争取把制作糯米饼的传统产业发扬光大!” 的确,太平米饼风味独特,重要的是几乎纯手工制作,更没有食品添加剂。在太平盛世品米饼和送米饼的习俗寓意深远。县文体局也把太平米饼的制用和习俗申报为市、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太平镇许多有眼光的商家开作坊制作米饼,政府和有关部门很有必要引导、扶持,把“太平米饼”打造成藤县的食品和文化品牌,使“太平米饼”的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