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草原锡林郭勒贝子庙篇

家乡区县: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2010年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

      夏天的8、9月份是这里的旅行忘记,雨水充沛,气候凉爽。市区景点主要有贝子庙,也是当地人的休闲、拜佛地。

      额尔敦敖包,汉意为有宝的岗子。相传,十八世纪初期,西藏活佛巴拉珠尔顿德布,云游至锡,林郭勒草原讲经。有一天,他走到了额尔敦敖包,长途跋涉使他疲惫不堪,他就坐到了敖包前休息。这时他惊奇的发现,敖包山鲜花丛生,草木茂盛,空气清新,鸟儿嬉戏。野生动物出入自在,与人很融洽的相处。山前平坦如镜,烟雾缭绕;山后一望无垠,成群的牛羊自由流动。芳草好的地方,高达一米左右。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河,沿敖包西部流过。活佛巴拉珠尔顿德布感叹不已,庆幸自己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草嫩山奇水秀土肥,他认为这是苍生天赐给锡林郭勒草原的精美礼物,是神灵显现的宝恩泽。于是,他决定在敖包南麓建庙讲佛,这便是后来驰名内蒙古草原的西部四大庙宇之一--贝子庙。额尔敦敖包,也因借了贝子庙的神气,更加威名远播。贝子庙,也因有了额尔敦敖包的庇佑,四方香客如潮。远近牧民,来贝子庙敬香磕头的同时,也要到额尔敦敖包添石加土,敬献奶食。额尔敖包与贝子庙,逐渐在牧民心中融为一体,成为神灵的象征。

寺庙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清廷赐名“崇善寺”。

 

图为百子庙的夜景

图为十三敖包

      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历经苍桑,在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几天之内庙顶被砸、塑像捣毁、堆积如山的经卷图书付之一炬。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60多万元开始修缮贝子庙。目前,已修缮完毕的珠都巴殿焕然一新。不久的将来,整个贝子庙将会重放异彩。

田玉芳(2014-10-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