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山东省直管,济宁市代管。兖州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讲学;“诗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朝,因兴隆寺而得名。俗传夏至日太阳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其影绰绰可观,霞光蔚成兖州八景之一的"兴隆塔影"。宝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声,古庙松柏,仙人踏歌,灵光生辉,相映成趣,实为齐鲁一大景观。唐、宋、明、清历朝修葺,解放后修缮一新,供人游览赏景。登临其上,怀古察今,意融融,乐陶陶,令人心旷神怡,领略着古城文明神韵和现代化都市风光。
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芯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式砖梯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顺梯拾阶回旋而上;两截间形成2米宽的阳台,四周有石雕栏杆,凭栏远眺,风物尽收眼底。上六层骤缩细小,挺秀玲班,直入云端;六层空心,设有楼板木梯直至塔顶(现已拆除);塔顶用琉璃瓦制成的莲台宝相式宝刹,塔内有题名碑记6块。
2008年,一伙盗贼挖地道潜入兴隆塔内,挖掘了兴隆塔地宫,盗取部分文物,并想偷运出国,后经海关查获。兴隆塔地宫就此公诸于世,因祸得福,发现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一批珍贵文物。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界专家介绍,这一重大发现在国内十分罕见,对历史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绘画艺术研究、制作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兖州区文物局介绍,兴隆塔位于济宁市兖州区内,始建于隋代,重修于宋代。近文物部门在对兴隆塔地宫的维修加固过程中,考古发掘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包括一座石函,石函内又发现了鎏金银棺、金瓶、舍利、“佛牙”和玻璃瓶等文物。石棺外还有一块“安葬舍利”碑刻,介绍了兴隆塔和地宫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经过,更重要的是记述了顶骨真身舍利的来历和供养过程。经鉴定,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为国家一级文物,舍利碑刻、玻璃瓶为国家三级文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