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羊杂碎,由羊的头、肝、肠、肚等加入粉条或面条、土豆块儿、豆腐条等烩制而成,味道酸辣皆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营养丰富。羊杂碎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尤其是在冬天,一碗热乎乎的羊杂碎,既食用方便,还能御冷逐寒。
羊杂碎的历史悠久,据说在元朝年间,成吉思汗西征西夏途中,在榆林附近被敌军围困在荒山野岭处,粮草已尽,部队的供养陷入严重危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部队的厨子把羊肝、羊心、羊肠、羊肺、羊肚儿等用水洗净,然后用刀剁成碎块,烩在一个大锅里放上盐。煮熟以后,因没有葱和调味品,有一个伙头军无意将野地里采来的野香菜洗净切碎放到锅里。因为不是葱,他受到了上司将官的责骂,但是等把这锅汤烩好,经军队里品尝后,都称赞此汤的味道堪称一绝,比平日里吃的烧烤羊肉等佳肴还要好上几倍。此后又过几年,成吉思汗所率领的军队最后终于攻下西夏国,取得了胜利。随着岁月流逝,部队中许多年迈的将士陆续复员、转业到地方,作工为农。回到民间的众将士把当初亲身、品尝过的羊杂汤的制作方法传给了民间。经过民间厨师多年来更进一步的整理、完善、加工,逐步形成了餐桌上极具民族风味特色的佳肴,流传至今。
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神木人吃羊杂碎,以面条或者粉条为主,羊杂碎以羊肚儿、羊肝和羊肺为主,是辅料。在神木,羊杂碎主要作为早点出现在早市上,但也有少数的杂碎店一整天都供应羊杂碎,大街小巷,主营羊杂碎的餐馆数不胜数,家家生意红火。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个早点铺、小饭馆、大饭店都出现了羊杂碎的身影,正所谓上得了小饭桌,也进得了大饭店,羊杂碎在人们心目中,已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