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名人刘华清,梧桐子之我为大悟代言

家乡区县: 孝感市大悟县

刘华清简介

1916年生于湖北大悟,大悟县吕王镇刘家垸子人,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中队长、指导员、科长、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秘书主任、冀南军区组织部部长、军分区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等职。1987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9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2011年1月14日6时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对家乡的贡献

将军在为国家呕心的同时,也在为故乡沥血。家乡的磷铵、水泥、卷烟、大理石、铜矿等厂(矿)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洒进了军民共建的汗水;家乡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更离不开将军勉励和支持,为大悟县教育局题词“尊师人才出,重教国家兴”,则体现将军对家乡人民的殷殷赤子情。将军离休后,有位记者问他怎样看待自己的一生时,他坦然地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对国家尽心尽力;作为一个军人,为革命冲锋陷阵,军装上没有一个污点!特别是在中央军委工作时,我做了一些工作,没有辜负小平同志和中央的希望。”

刘华清故乡情结深厚奉公守纪不为家人谋私利

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共三次回到家乡大悟县。

大悟县原县长黄世鹏老人有“大悟活历史”之称,他与刘华清将军一直保持着很深的交情。黄世鹏说:“首长每次回来都要住在他的老屋里!”

1988年,刘华清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第二次回到老家大悟县。当时回来,他没有去找大悟县政府,而是直接回到了村里,准备住下来。黄世鹏及大悟县主要领导得知消息后,当天便赶到了吕王镇刘家院子,见到刘将军,黄世鹏很激动,忙上前握着刘华清的手说道:“首长,还是到县里去住吧,您现在年纪大了,这里条件又不行!”刘华清当即脸色一变说道:“怎么不好啊?我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在这个房子里住了十几年,现在住就不行了?”最后他又用缓和的口气说:“大悟是革命老区,现在还很穷,我去你们那里住是增加政府的负担。”最后,刘华清还是在老屋住了一晚,而且还在老屋进餐。

黄世鹏老人说,刘将军每次回家乡,必做三件事:缅怀革命烈士,提倡植树造林,宣传计划生育。

1998年4月21日,刘华清再次回到老家,那次回来后,他专程到村里的革命烈士家庭去了一趟,并带了一些小礼物,还给一些家庭送了钱。“当时,首长来到烈士家庭时很动情!”黄世鹏老人回忆,刘华清每到一家都紧紧握着村民的手说:“你们的上一代,参加革命时牺牲了,我是幸存者,我非常怀念他们,他们现在不在了,我来看看你们,也是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敬!”。

做完这些后,他开始对乡亲们宣传植树造林和计划生育。黄世鹏老人现在还能清晰地回忆当时刘华清将军的一些原话:“过去我们参加革命的时候,山上的树木密密麻麻,现在山上的树少了,好多地方光秃秃的,如果开始闹革命是这个样子,敌人搜山,我们往哪里跑啊?没有树我们怎么打游击啊?就是现在不打游击了,你们也可以靠植树造林来脱贫!”当时,刘华清还跟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他的乡亲们说:“你们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能盲目生育,给自己、给国家都带来负担!”说完,他通知秘书,和乡亲们一起照合影,然后在家里招待村民。

4.将军发火训晚辈“54岁就算老了吗?不思进取!”

大悟盛产烟叶。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同志在鄂豫边区办过烟厂,取名鄂豫边区卷烟厂,当时烟厂红火,为解决边区财政困难起了很大作用,后因战争停产。上世纪70年代,大悟人一直想办个烟厂,而且,烟厂也已纳入国家计划内,只是什么时候能办还尚未批下来。为尽快投入生产,黄世鹏代表家乡人民来到北京找到刘华清,听完汇报后,刘华清说:“家乡人利用自己的优势谋发展,这是可以的,我也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帮助。”当时,大悟办烟厂的事,李先念主席也签字赞成。

之后不久,刘华清便找到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做工作。因办烟厂手续较为复杂,一次,黄世鹏又找到刘华清同志,谈到烟厂的事,刘华清陷入沉思。突然,他问黄世鹏现在在干什么,黄世鹏回答说:“我没当县长了,现在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鹏接着说:“唉,我现在老了!”

刘华清突然站起来说:“你才多大就老了?”

“54了!”黄说。

“54岁就算老了吗?不思进取!”刘华清一脸严肃。黄世鹏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将军发这么大脾气。同时,听完刘将军的话后深感愧疚。之后,刘华清又为大悟办烟厂的事找来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同志,与对方长谈了两个多小时。

大悟卷烟厂办成投产后,为大悟财政作出了贡献。几年前,大悟卷烟厂并入武汉卷烟厂,刘华清同志得知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时,便向一些家乡同志做解释工作:“这是市场的需要,是政策的需要。”

刘华清的侄子刘长才说,首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政策的允许下,我很想多为老区做点事!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上世纪80年代,国家计委计划建设京珠高速公路,刘华清同志希望这条“致富之路”能经过大悟,于是他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邹家华写信说:“大悟县是革命老区,那里交通非常不便,有很多生活用品运不进来,有很多特产运不出去,京珠高速公路如果能从大悟通过就好了!请给予考虑。”最终,京珠高速在大悟“拐了个弯”,为大悟县脱贫解决了很大问题。

谈起老将军刘华清,大悟县无论是国家干部,还是老百姓,都深深地被他的故乡情结所感动。

5.丝丝离愁送乡亲最怕一句话:“回去看看吧!”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大决定,刘华清同志从中央和军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刘华清同志交接完工作,正式退出领导岗位,开始了新的生活。

刘华清说,回顾一生,革命了近7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这一辈子,虽然一波三折,却总是有惊无险,而且活得理直气壮,无愧无悔。

黄世鹏老人介绍,将军在任时,为家乡做了巨大贡献,对乡亲们更是热情有加,但将军的老伴却担心老乡们前去看望。因为将军最怕乡亲们说一句话。

原来,家乡人每年都要到北京看望首长,每次去时,首长特别高兴,而每次走时,首长脸上都会掠过一丝离愁。在临走之前,家乡人总是拉着将军的手说:“首长啊,家乡人多么希望您回去看看啊!”而每次乡亲说完这句话后,将军在家里会两三个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总想着要回去,但总因来回不便,加之年岁渐高,无法如愿,这样折腾两个月后,才渐渐平静下来。将军的夫人对此很有“想法”。后来,她跟家乡人约法三章:欢迎常来看首长,但不许说那句“家乡人希望你回去看看”的话。再后来,这句话成了家乡人与首长老伴的共同约定。

刘华清-我们大悟人的骄傲

首长,虽然您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大悟人永远的骄傲,您的事迹将代代相传。

我的家乡—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我的能力秀http://abc.wm23.com/woainiaini

我的个人主页http://weibo.com/u/3485955435/home?topnav=1&wvr=5

wu9094(2014-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