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歌舞之乡

家乡区县: 信阳市商城县

商城文化艺术独具地方风格,地方戏剧、曲艺众多,人们喜爱以歌舞表达情感,被誉为“歌舞之乡”。一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使商城全球扬名。共和国成立以来,商城歌舞曾先后多次赴省、3次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花伞舞》参加了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银奖。一批美术、摄影、剪纸作品参加全国和出国展出。

商城优秀儿女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大量的民间文艺,培养出很多优秀歌唱家,更加丰富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商城歌舞是商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艺术门类,她来源于民间小调,来源于田间地头的田歌和上山砍柴的山歌,较有名的有《花挑》、《三把扇子》、《四季忙》、《一朵茉莉花》等。大革命时期,商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斗争生活更丰富了民歌内容,产生了《红军打商城》、《送郎当红军》、《红军来了晴了天》、《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著名歌曲。其中由商城红色艺人王霁初根据民歌《八段锦》改编创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更是从商城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享誉全国,至今仍为革命历史民歌的经典之作,并曾参与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商城歌舞先后于1954年4月、1959年7月、1960年5月赴京于怀仁堂等处参加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誉。1977年至1978年中央、省、地有关单位曾先后两次在商城召开民歌现场会,并在中央、省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录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商城歌舞之乡的美称得以认可。

《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商城县《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里唱响揭开鄂豫皖苏区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轶事——“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历史歌曲,在大别山唱响后,迅速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河南商城县的同志告诉记者,商城县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这里曾经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商城起义”,开展了金刚山“三年红旗不倒”的游击战……从商城唱到大江南北1929年5月,商城爆发“商城起义”,建立了河南第一支工农红军武装——红11军32师。当年12月,红32师解放商城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了表示庆祝,商城红色艺人王霁初应县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任吴靖宇邀请,用商城地方民歌《小小鲤鱼压红腮》的曲调《八锦段》,创作了赞颂苏维埃政权的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从商城传遍了鄂豫皖苏区,后来又传唱大江南北。如今,《八月桂花遍地开》似乎成了商城的标志。上了旅游车,导游小姐最先给客人们介绍这首歌当年是怎样诞生的,然后放开喉咙唱上一段。在各种纪念红军长征的活动或者演出中,演唱《八月桂花遍地开》更是不能缺少的节目。

商城不仅是歌舞之乡,而且皮影戏、花篮戏、丝弦锣鼓、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同样盛名,在商城地方文艺的百花园中起到互补互衬的作用。不仅如此,商城的民风民俗亦十分丰厚,别具一格,饱含着商城人民的淳朴、善良。它为地方文化增添了丰富内容,一些健康习俗代代相传,久经不辍。

日照桦林(2014-10-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