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宇静,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欢迎您!
户县农民画简介:户县农民画活动 始于50年代中后期,在 40 年的发展过程中,作品已形成明鲜的地特色,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有的民间艺术风格,以朴实强烈富于关中乡土味而享誉世界。现在作者队伍已发展到了 2100 多人,骨干作者 400 余名,遍及全县 21 个镇。1998 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户县为“中国现代农民绘画画乡”, 4 名美术干部 1991 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 1992 年文化部授予户县“全国先进文化地区”称号。
户县农民画起源:根据户县文化馆馆长谢志安(从1951年—直到退休始终任馆长)先生《户县农民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提供,户县早在1951年底就成立了“户县城关地区美术组”;1956年全县分区组织农村俱乐部,都设有美术级;1958年全县普遍实行了“壁画化”;1958年底,户县在西安美专教师陈士衡主持下先后举办了太平炼钢工地和甘峪水库工地两个美术训练班,参加增训的农民近百名。1959年经省上有关专业部门同意,户县县委决定成立的“户县病态 工作才协会”也应是1956年以来户县群众美术活动的延续,并为后来的农民画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据此,户县农民画无疑也是“第一种模式”的创造者。
户县农民画家趣事:户县农民画从1956年诞生以来,在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中遇到过许多生动的趣事,谱写了农民画成长的47年历程,这里仅搜集部分事例,以供大家了解农民画的成长。
年轻媳妇背小伙:1958年的秋天,户县文化馆在甘峪水库水利工地上举办了一期农民画创作训练班,训练班离县城几十里地,设在半山腰上的工棚里。就这恶劣的环境,也阻挡不住青年人学画的决心。
报纸作媒人:户县大王联庄宋厚成是户县早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他为婚姻大事犯了愁。原因是在那个年代,虽然他聪明好学,练就一身能画能写的本领。
二牛娶下好媳妇:1984年的一天,户县招待所里正在召开全县农民画农作者代表大会,确实是会里会外非常热闹,因为这次会是由中共户县县委和县政府组织和主持召开的。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建成于1976年,是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民画展览馆,面积7388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0人,专业技术干部6人。馆内设有户县农民画历史精品陈列厅,获奖作品陈列厅,民间艺术品超市等八个展厅。展览馆的职能是:联系、组织、辅导农民画作者学习、培训;开展农民画宣传、交流、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团结、巩固、发展、壮大作者队伍;接待来宾参观展览。
户县农民画以“夸张变形、对比强烈、浪漫稚拙,构图饱满以及重朴实、讲神似、民族民间风情强烈,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浑厚质朴,粗旷洒脱,地域特征明显”为主要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至2005年底,已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到户县参观访问农民画。近几年来,展览馆建立了“户县农民画网站”、五个农民画作者辅导站,全国首家以农民画、剪纸、布艺、麦秆画、烙画、陶塑为内容的“农民画民间艺术品超市”,开辟了“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旅游线路。线路以农民画展览馆为中心,由12个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居家景色的农民画作者家庭组成。以观赏农民画,品农家风味小吃,观田园山水光,体验农家生活,欣赏民间鼓舞艺术为游览内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展览馆有力的配合了反腐昌廉党风廉正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民画作品展,使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我是西安财经学院陈宇静,欢迎大家来参观。大户县欢迎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