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自忠
张自忠(1891~1940),男,字荩忱。临清唐园村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张树桂曾任江苏赣榆县巡检,清廷加封为五品官。其父去世后,他同家人返回故里,在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专科学校,次年转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秋,他投笔从戎,赴奉天(今沈阳市)入陆军第二十师车震部。1916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历任排长、营长、团长、旅长,1927年任二十八师师长。1929年,调宋哲元部任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二师师长。1933年,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5年11月,兼任察哈尔省主席,次年5月任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前夕,一度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1938年3月,任二十七集团军军团长兼五十军军长,同年7月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0月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进逼长城一线,张自忠为前线总指挥,率部与敌作战40余日。3月,喜峰口战役重创敌军。著名的《大刀进行曲》所歌颂的就是这一历史事实。1938年2月,奉五战区长官李宗仁命令,驰援蚌埠,取得了全歼淮河北岸日军一旅团的“淝水大捷”。接着又驰援临沂,同四十军庞炳勋部一起,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同年6月,日军进犯武汉,他奉命开赴汉川阻敌西进,于信阳、武胜关等地设防,并临阵指挥。与日军激战七日,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同年10月,武汉失守后,他率部守卫在鄂西北襄樊一带。1939年3月,他率部与日军战于京山、钟祥,歼敌6000余人。5月,在随(县)枣(阳)战役中,率部挫败敌军主力。在“冬季攻势中”,奉命率部对襄河东岸敌军发起攻击,毙敌3000余人,取得了鄂北第二大捷,荣获“宝鼎勋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