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也有许多历史名人。例如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为长汀南山官坊人他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的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一百二十位历史人物绣像,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如《绣像英烈传》,是从《画像》下卷“明太祖功臣”中选取的;又如《芥子园画谱》中人物,也是仿摹《画传》而成。鲁迅十分推崇上官周,曾购买《画传》寄赠木刻家亚历舍夫。日本《支那绘画史》中,专文认述《画传》的价值与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当然上官周的山水画也是很出名的,有着“善山水,烟岚弥漫,墨晕可观。”的美称。杨澜(杨澜,字蓉江,号二樵,也为长汀人)称赞上官周的诗画“能自出新意,修然蹊径之外,人比之倪云林、沈石田。诗亦风格遒美如其画。上官周生平不求闻达,不附权贵,终身布衣,所交尽当世名士。诗中借景抒情,以诗言志。这正是长汀着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他。当然上个世纪也涌现了一大批有贡献有作为的人。例如杨成武上将为中华人名共和国的成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汀作为革命老区在近现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是红军故乡(其中长汀县南山中复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长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汀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长汀就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为红军队伍力量的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了老将军13名,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2年,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福建军区等机构在长汀成立,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中心。全县有全国重点保护的革命遗址7处,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
汀州为客家首府,客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