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五大建设”打造深圳社会建设CBD

家乡区县: 深圳市福田区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着眼发展大局,把握改革大势,在新形势新起点上,认识再深化,思路再拓展,动力再凝聚,破难题、攻难关、立新功,以社会建设的新成效推动福田发展的新跨越!”在昨天召开的福田区社会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就福田今年的社会工作进行了动员与部署。

福田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共同参加会议,吹响了福田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号角——福田,不仅是深圳经济领域的CBD,还要打造深圳社会建设的CBD。

那么,如何破难题攻难关,打造社会建设CBD ?福田的选择是推出“五大建设”,从格局建设、服务建设、载体建设、体制建设、网络建设着手,握指成拳聚合力,部署25个社会建设具体项目,共建“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

格局建设——形成社会创新“百舸争流”之势

在现代社会,“治理”已成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必然趋势,惟有多元共建,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在格局建设中,福田区将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形成同责共为的社会建设格局。

格局之大小,取决于规划之高下。福田区高瞻远瞩开展“激发社会活力行动”,将此列入区委全年重点工作部署,作为全年社会建设工作的主抓手,通过开展社会组织系列评选活动、推动福田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组建等项目,加强对社会组织支持培育。在格局建设中,福田还将设立和用好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举办“福田社会建设讲坛”,推进社会建设调研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福田将开展“社会创新百舸行动”。社工委各委员单位将围绕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利用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或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建设创新活动。每个委员单位须申报1个或以上项目,区里统一遴选20个作为年度重点观察项目重点实施,年终评审。张文书记对该活动寄予厚望,“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载体,各街道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在各自领域创新出彩,争取形成福田社会建设创新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服务建设——打造居民“可感知”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导向,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我们无论是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还是布置工作、分配资源,都必须坚持把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张文书记在部署今年社会工作时,“民生导向”是一个关键词。

服务建设,正是对“民生导向”的紧密呼应,将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丰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打造居民“可感知”的公共服务体系。

福田区将着力推进落实民生实事,王强区长强调,要按照“老百姓迫切需要的优先办,争议较大的谨慎办”理念推进20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民生微实事”,科学高效安排使用福田惠民“微实事”项目资金,确保惠民小项目充分体现居民意愿、切实惠及辖区居民。

在办好民生实事同时,福田还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福田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逐步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多渠道供给、全辖区覆盖;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推进社区服务专业化。

载体建设——建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引“金凤凰”

前不久,福田区社会组织总部基地成立,吸引壹基金等20多家著名社会组织入驻,此举正是福田载体建设重头戏,福田将建立健全总部基地运营管理制度,打造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创新的综合性支持服务平台,栽下梧桐树,吸引“金凤凰”。

载体建设致力于建立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福田将开展社会建设对接活动,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激励,开展社会组织系列评选活动;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社会组织登记“一站式”服务;发挥群团组织枢纽作用,引领社会组织多渠道参与社会治理。

区委常委、社工委主任苗宁礼表示,福田将建立“政社”、“企社”、“融社”、“社社”资源对接和项目合作机制,策划和组织开展供需对接会、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公益展示和公益沙龙等活动,促进社会资源整合。

体制建设——为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增添新“盆景”

福田是中心城区,在深圳新一轮改革中有着更大责任担当和更高目标追求。张文书记提出,福田要在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上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创新工作品牌,对全市社会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如何带动示范?在体制建设中,福田将创新城区社会治理机制,凝聚各方参与基层治理合力,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效能——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创新社会建设法治保障工作机制,加强社会领域行政执法,实行执法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体系,项目化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推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实现三级职责设置更加合理和清晰;深化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实施新“盆景”项目培育。

网络建设——打造智慧福田“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走路”

日前,新闻联播播出一条智慧福田建设的新闻。新闻中,“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走路”的生动说法传播开来,面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智慧福田建设新成就。

今年,福田网络建设将通过构建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和智能运用,提高城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其中,全面推进“织网工程”是重中之重。福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乔智表示,“织网工程”暨智慧福田建设,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极大促进信息的融合共享、部门循环、智能推送,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环节、转移政府部门职能、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所带来的影响将是冲击性、革命性的。

福田还将重点推进行政审批的“三厅融合”,把所有能上网的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实现审批事项“一网办 一窗办 一站办”;构建政务诚信信息库及查询系统,促进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这里的街区很幸福

莲花街道 打造十大特色街区

社会工作会采取现场会形式,与会人员参观了福中社区,走进道德讲堂、居民议事会、社区居民中现场探访,感受正打造幸福街区的莲花街道各种幸福滋味。

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悦华介绍,街道正实施社会建设十项改革行动,着力打造幸福街区——打造党群交融街区,建立社情民意综合平台,接待来访群众89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57条;打造法治文明街区,开展法律服务“五进”社区活动,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省先进单位;打造居民自治街区,深化和完善居民议事会制度,居民议事会制度被我市列为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之一在全市推广;打造崇德向善街区,成立各种志愿服务队76个;打造民生祥和街区,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建设多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洁净有序街区,构建城市管理“莲花模式”;打造文化惠民街区,创立“春夏秋冬”四季文化品牌,春有“喜庆莲花”,夏有“温馨莲花”,秋有“才艺莲花”,冬有“书香莲花”;打造平安稳定街区,建立综治维稳“五防”机制;打造筑梦乐业街区,成立市级中银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便民利民街区,建设和完善10分钟便捷生活服务圈。

这里的协会很给力

福田区卫人局 两协会成政府“好助手”

福田现有社会办门诊部、诊所、医务室378家,药店459家,民营医药服务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活力,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然而,其在迅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如何因势利导?福田区卫人局局长董宏伟介绍,福田区卫生计生局和市药监局福田分局,扶持培育了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和福田区药品零售行业协会,不仅“扶上马”,给予启动经费、提供办公场所和人力支持,而且“送一程”,指导两个协会建立了行业专家库及志愿者队伍,开展全行业整体服务质量评估,评选示范单位树立行业标杆——区卫计局委托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评选出12家“示范单位”,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实施财政补贴奖励,并组织会员单位到示范单位学习交流,促进全行业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福田药监分局委托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开展“放心药店”评选活动,对经营规范、服务优秀的药店挂牌“放心药店”,鼓励药店加强自律,诚信经营。此外,协会还参与了行政许可过程发挥桥梁作用。

行业协会成立后,扮演了会员单位“娘家人”角色,在搭建会员单位与政府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发挥平台作用,提供优质服务。

这里的治理很创新

香蜜湖街道 物业公司接力“社区管理”

当人口急剧增长成立新社区后,是增加人力财力进行管理,还是有其他更好选择?会上,香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毅分享了街道在侨香片区的全新做法——发挥社区物管作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街道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领作用,成立侨香联合党总支,不在侨香片区设社区工作站,而是引导物业公司注册民非组织万厦社区服务中心,通过购买服务委托其承担社区12类88项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有效实现社区行政职能转移。

改革成效显而易见:专业物管为社区提供精细化服务,开展许多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在社区中产生良好的反响。此外,据区财政局统计,一般社区工作站每年的人员经费支出高达156万,而目前,街道办仅为侨香联合党总支和公共事务中心安排了1名定员,由其担任侨香社区联合党总支书记,并在此次“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居委会主任,成功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可见,侨香社区通过购买委托服务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工作人员和缩减了行政成本。

这里的调解很高效

福保街道 化解“法结”打开“心结”实现“案结”

这是一个街道与调解有关的数字——2009年以来,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7014宗,调解成功率98.4%,为当事人追回或避免损失总计1.7亿元;其中,2013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656宗,成功1651宗,调解成功率99.7%,涉及金额1288万元……

令人惊叹的数字来自福保街道,去年街道人民调委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为我市2013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调委会。

福保街道党工委书记谢锦辉介绍,近年来,街道建立企业、物业调解网络:“智能平台”成为矛盾纠纷疏导器,依托街道智慧平台,建立“派单”工作机制,将26个社区网格内的排查报告单、社区热线接单、窗口受理的群众诉求汇总后,通过智慧平台“派单”,各有关科室“拿单作业”,快速解决纠纷;建立社区调解网络, 多元化精英成为化解矛盾生力军,创新“调委会 专业律师 法律志愿者”模式,40多名律师派驻到各社区工作站,为居民提供常态化服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约750宗;建立街道调解网络,包案制成为“疑难杂症”终点站,实行街道领导干部包案制,又调动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法律服务……及时妥善彻底地化解了纠纷,真正化解了“法结”,打开了“心结”,实现了“案结”。

Mr丶陈__(2014-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