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家乡区县: 酒泉肃州区

钟鼓楼为肃州现存唯一完整的古建筑物,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因主街上分别于南北中3处建有魁阁,此为中魅阁,人们习称为钟鼓楼或中鼓楼。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火灾。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再建,现存钟鼓楼系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1910年至1912年)所重建。。

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城西北郊两公里处北崖头下梧桐湾。寺院座北朝南,依崖傍水而建。占地31.75亩,平面布局分前中后三大部分,主体建筑依地势分三层四阶而上。第一层,山门至天王殿为一院,以山门为前哨,钟楼、鼓楼、配殿、僧舍为两翼,院中心直立经幢一座。第二层,天王殿至大雄宝殿为二院。第三层,由设在最高台上的大雄宝殿步入卧佛殿,有五百罗汉堂、东西配殿,阁楼、经堂、方仗室、办公接待室,佛寺商店、斋堂等。整个建筑前呼后应,呈现大唐佛寺风格,被称为“河西第一名刹”。

酒泉博物馆

酒泉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是一个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04年,新建博物馆位于肃州区西郊七公里处,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分公用接待区、中央大厅、历史文物展厅、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等五个分区。毗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家闸5号壁画墓。馆藏各类文物4138件,包含有陶器、石器、铜器、玉器、金器、银器、石刻、丝绸、经卷、书画、砖雕、砖画等种类。野外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内陈列的肃州文物精品长年对外开放。展出的文物突出地方特点,体现精品意识。上起史前文化,下至明清时代,全面再现了肃州的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农牧生产、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从中可以感受到数千年来肃州文明发展的历史。

肃州美术馆
肃州美术馆是肃州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位于肃州区文化馆内。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开展精品字画收藏欣赏、美术教育、学术交流等艺术活动。现有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展览厅和14个面积约750平方米的书画工作室。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位于肃州区西北8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南距兰新公路约1公里,为东晋时期墓葬。丁家闸五号墓呈东西坐向,墓底距现在地表12米多。前为斜坡墓道,长33米,宽1.4米。墓门高一米有余,宽90公分,深98公分。上有门楼,施有草泥。墓分前后两室,共长8.64米。前后室地面均平铺穿壁变体云气纹方砖一层,前室壁画环绕,后室西壁上绘画略显简约。丁家闸五号墓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历经一千六百多个春秋,从多个侧面再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追求、生产情景和生活内容,对研究河西地区在十六国时期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色、艺术风格、价值取向和民族交往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羽翼(2014-10-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