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雀舌 【茶缘】六月初幸得西安茶友林夕寄来的陕西绿茶共有八种,清点如下:宁强雀舌、紫阳毛尖、午子仙毫、汉水银梭、商南茗泉、八仙云雾、秦巴雾毫、定军茗眉等,多属陕西本地不可多得的好茶。前些天已经喝了商南茗泉、紫阳毛尖、午子仙毫、定军茗眉,不知晚上准备喝什么茶,还是打开茶样看下,宁强雀舌,名字很美不知与我喝过黄山雀舌的感觉如何?晚上就选你了,雀舌吧! 【茶品】西安茶友林夕提供的宁强雀舌 【茶室】厦门同安书房万茶斋 【茶时】2008年6月26日晚9时,这几天台风风神登陆广东,因此窗外伴雨,凉风习习。 【茶具】随手泡一副,玻璃杯200ml一个,盖碗约150ml一只,白瓷小茶海,茶漏一个,小品杯两只。 【茶量】置茶量六克,采用中投法 【茶形】外形扁平挺秀光滑、形似雀舌;色泽翠绿,银毫披露,香气高长有甜香;银毫显露,稍抖动落毫;干茶净洁整齐。 【用水】饮水机纯净水 【干香】干茶呈清香略有果香味湿香]接饮水机的纯净水用随水泡烧开的水(约98度高一点)烫过杯,倒入干茶。香气立即四溢,香气中带嫩香味现花果香,恰似舒服哦。 【湿香】接饮水机的纯净水用随水泡烧开的水(约98度高一点)烫过杯,倒入干茶。香气立即四溢,香气中带嫩香味现花果香,恰似舒服哦。 【冲茶】由于经常冲泡乌龙茶的习惯,老想洗茶。宁强雀舌我冲泡时采用中投法,所以把沸水倒入玻璃杯中,静置至水温大约85度左右,立即冲入盖碗至三分之一,然后置入干茶,轻摇匀润后注满,盖上盖碗一分钟,茶叶已半展,颜色显出黄绿色,此茶花果香浓郁。 【汤色】茶汤的汤色黄绿透亮,略带毫尘。 【一水】约60多秒,嫩绿显毫,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且明亮成朵。口感醇厚实在,回甘快且持久,杯底留甜香。 【二水】约90秒,滋味清爽,回甘较快,果香浓郁,甜香愈显;三水将喝时,二水余味显,回甘甜爽,连带茶香,充盈口中 【三水】约120秒,与二水似,香清淡、茶意重、后气足,我觉得此冲是最佳的时刻。 【45水】现水味,香清幽、口齿留芳,有一种有气无力的乏力感。 【叶底】叶底嫩绿匀整且明亮成朵 【茶记】宁强雀舌产自陕西宁强的高寨子镇,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江源水流域,位于秦岭、大巴山之间。产地山青水秀,雨沛雾多,湿润温和,茶树生长于山涧沟壑之旁、溪流泉水之间,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优异的茶叶品质,使宁强雀舌成为我国北方茶的典型代表。 宁强雀舌于清明前后采摘,手工采摘、手工炒制,属半烘半炒型名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不采紫叶、病虫叶、展开叶、对夹叶,不带鳞片、鱼叶、茶蒂、茶果、老叶及其他夹杂物。制作分杀青、整条做形、烘培、摇剔四道工序完成。 宁强雀舌的品质特点:外形微扁挺秀且光滑,形似雀舌,色泽翠绿,银毫披露,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内含有效成分丰富。 这款雀舌看起来还不错,虽不属于极品,然茶意盎然有致,香气高长,后气悠长留口,但对我来说,此茶还是稍清淡了! 关注岁月老茶的其它精彩博文 普洱茶膏制作与保存(二) 普洱茶膏制作与保存(一) 自制传统正味观音 陈年乌龙----乌龙茶品鉴之闽南篇 开化龙顶茶----绿茶品鉴之浙江篇 著名茶山特征介绍 商南泉茗-----绿茶品鉴之陕西篇 紫阳毛尖----绿茶品鉴之陕西篇 午子仙毫----绿茶品鉴之陕西篇 定军茗眉----绿茶品鉴之陕西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